那面子上就太说不过去了,包船王当即找来吴光正,做出郑重其事的姿态,吩咐了几句。
等吴光正来到唐焕这里,把话转达过后,唐焕不屑地哼了一声,“我用他让?我不会自己伸手拿么。”
“我就知道你不肯善罢甘休。”吴光正哈哈一笑,“把这话带回去,我就算交差了。”
……
被唐焕毫不留情地拒绝后,纽壁坚并没气馁,对于这个结果,他从一开始就有所预料,于是接下来施行了第二套方案。
在100多年的殖民地时代里,怡和对香江的政_治、经济,一直都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大班更是长期占据了行政局非官守议员的要位。
借着这种优势,纽壁坚非常轻松地找到了即将卸任的港督麦理浩。当然了,他这次游说不能像在包船王那里那么直白,而是技巧地从大局出发。
“目前,香江的股市总体表现让人忧虑,而唐焕又凭借从美国那里聚集来的优势资本,在香江搅风搅雨,实在是乱上添乱。”
说到这里,纽壁坚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唐焕试图收购置地的举动,所造成的股市混乱,让我想起了1973年的那场大股灾。当时,置地强行收购牛奶公司,引发了股市的疯狂投机,加上外部大形势的恶化,最终股市崩盘。”
纽壁坚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置地当时并没有预料到,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商业强行收购,竟然会成为股灾的导火索,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今日的形势,和当年太相似了,不能不防啊。”
麦理浩认真地听着纽壁坚的分析,并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那场大股灾,就是在自己的任期内发生的,他不能不记忆犹新。虽然奉行所谓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但那要分什么情况。
而且麦理浩自认十几年的港督职业生涯,十分成功,他可不希望卸任之际,再发生一次股灾,画上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发生在你们双方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战,确实不宜长时间地耗下去,但我听说,这是由一个嫌隙引发的,想让唐焕收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啊。”
麦理浩期待地看着纽壁坚,对方既然主动地找上了门,那肯定有所准备。
“置地愿意做出最有诚意的让步,香江电话或者香江电灯的那部分股权,他随便选择。”纽壁坚大义凛然地回答着。
“既然你们如此为大局着想,那我就出面协调一下。”麦理浩满意地点了点头,“我想,中国大陆也不愿意看到香江股灾的发生,不如把新华社香江分社也请来吧,唐焕出身于大陆,没准会起到意外的推动作用呢。”
纽壁坚连连点头赞同,他要的就是这种香江官方出面的压制。哼,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
当唐焕出现在麦理浩所举办的宴会上时,顿时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盖因他很少在香江参与此类活动,加上最近勤和闹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早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
所有人都在偷偷地留意着,唐焕是否会和战争的另一方——怡和主席纽壁坚碰面;如果碰面了,那么双方之间会发生什么。
显而易见,大家所期待的刀光剑影,并没有出现。他们不知道,麦理浩正在为两人讲和创造条件呢,剧本可不会顾及这些观众的口味。
唐焕见这次宴会上果然有劝架的戏码,便笑哈哈地装起了糊涂。
先是新华社香江分社方面的外交辞令,然后是麦理浩的忧虑,无非就是劝唐焕就此罢手,免得引起香江股市的剧烈震荡,1973年的股灾就是一个前车之鉴。目前香江正为前途的问题而迷茫,实在不宜出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