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依然远不是曹操大军的对手,但刘备依然来了,并且一到,二许不说就全军进了城,并不似是来与曹操一战,不似是来解救徐州城的样子。子义总觉得,这个刘备有问题。”太史慈一脸隐忧的道。
太史慈现在今非昔比,思维要开阔许多,不会单单的任表象看问题了。再说了,刘易知道手下众将的过去,但手下众将同样亦知道刘易的过去,他们都知道刘易与刘备是什么的关系。无形中,他们都有点厌恶刘备,毕竟曾经抛弃过自己主公刘易的人,不管自己主公刘易死活的人,他们都不会对刘备有什么的好感。
在刘易的帐下,有心的将领,他们其实都知道刘备在平原县为相的事。当初刘易、袁绍、公孙瓒一起联手攻伐黑山张燕的时候,刘备居然临时率军退出,同样亦让一些知道其中内情的将领对刘备没有什么的好感。尤其是听到刘备什么仁义名声之时,众将的心里都会有些猫腻。觉得连攻伐黑山张燕这样贼人的事都不参与,还说什么的仁义?好了,当初在自己家门口的事都不参与,现在眼巴巴的不惜千里之遥来解救徐州?这个,还不得不让太史慈怀疑刘备的目的。
另外,太史慈知道,现在袁绍集中大军正与公孙瓒大战,作为公孙瓒的同窗好友,又得到了公孙瓒那么多照顾的刘备,他居然不助公孙瓒,居然跑到了徐州来,那么他想干什么?
袁绍攻击公孙瓒,平原县本就在袁绍的兵锋之下,刘备一走,那么平原县肯定就会落入袁绍手里。这样一来,刘备将来连一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这些在明眼的人眼中,都是很明显的事,只要有心人一想,都能够想得明白,刘备为什么连自己的立足之地都不要跑到徐州来的原因。
太史慈现在就直觉,觉得刘备来徐州必定是有所图。
他觉得,陶谦现在的处境的确是非常不妙,前有曹操大军,后有有所图谋的刘备进了城,中间还有不确定因素的一众徐州大豪。
“子义所说的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倒不能什么也不做的,为了徐州的安定,陶谦肯定不能出意外。那你就去吧,陶使君的安全,就看你的了。”刘易不好在背后说刘备什么的坏话,没有与大家商议刘备的事,只是同意了太史慈的说法,让太史慈去见陶谦,让他想办法留在陶谦的身边。
实际,这也关乎到刘易自己的安全问题了,如果陶谦一旦出什么的意外,尤其是在曹操并没有退兵之前出事,那么徐州城一乱,肯定会被曹操趁虚而入,徐州城内一旦落在曹操的手里,那么谁也不会好过。刘易的身份一旦在那个时候暴露,曹操肯定不会放过刘易。
甘宁也是善于思考的人,他现在也意识到陶谦于徐州的重要性,他亦无不担忧的道:“主公,要不兴霸与子义一起去保着陶谦?”
“不用,有子义一人足矣。”太史慈拒绝道:“主公,未将现便去见陶谦了。”
“嗯,去吧。”刘易拱手让太史慈离开。
至于如何去见陶谦,自然不用再说了,随便找一个借口去拜见便是。当然,太史慈自然不会告诉别人是与刘易一起进城来的。
这个时候,陶谦亦正在徐州官衙大厅,设宴款待来支援徐州的刘备、孔融、赵云。自然,徐州方面的一些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关羽、张飞亦在席,拗不过徐州方面军将的热情,他们两人自然不用再站在刘备的身后,得以落席同饮。
“文举(孔融字),玄德,还有子龙,你们能在徐州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无惧曹操奸贼的威势前来相助,陶某深深感激,今略备水酒,来来来,还有云长、翼德两位将军,陶谦敬各位英雄一杯!”陶谦站起来,向众人遥敬,然后仰脸一饮而尽。
众人举杯。
孔融与刘备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