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转身对着朝中的百官愤愤的道:“别的我曹某便不多说了,就拿匈奴人入侵并州的时候,太后及太子太傅一起马上议定了应对这策,命孟德马上组建一支大军渡过黄河去和匈奴人决战。可是,曹某领命之后,设立了军营,等待城军、禁军等等调拨来的士兵点卯,可是,整整一两天,迟迟都没有见到有兵马调拨前来!呵呵,最后还是曹操求爷爷告奶奶才请得他们调拨来了一部份兵马,先不管其中有多少老弱病残了,好不容易来了人,却和原来预订的十万大军相差甚远。要知道,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每一次都像那次的样子,一旦再发生叛乱之事,那又要如何平息祸乱?如果朝廷还如此下去,曹操敢保证,只要再来一次像匈奴人这样的二十万大军的入侵,我们大汉,怕也离灭亡不远了。”
“大胆!居然敢在朝堂上危言耸听?”
“这曹议郎还的真的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都敢说出口?”
“放肆!胆大包天!”
……
曹操说完这些话之后,顿时引起了朝中百官的非议,特别是对于曹操敢直言说大汉灭亡的话,惹得不少当初故意延缓调兵给曹操的人都跳出来对曹操破口大骂。
“安静!这里是朝廷,不是街市!”董太后也颇有威严的凤目一扫,让群臣安静了下来。
“果真有其事?”董太后对着曹操挺拨的背影道。
“确有其事!”曹操转身,盯着董太后道:“微臣逼不得已,从原本打算集结的十万大军之中,先行组起了二千骑兵,率先渡过黄河北上和匈奴大军作战,随后,一共集结起来的后续军队,也不过是区区三、四万的人马。呵呵,幸好,曹某战败了匈奴人,要不然,后果还真的不堪设想啊!”
“可恶!这事关大汉兴败的大事,尔等竟然敢耽误了军机?到底是谁不听从圣旨调令,没有按圣旨命令调军的?”董太后勃然大怒,气呼呼的站了起来责问。
就在此时,张让等宦官、袁隗、何进等人,他们分别对望了一眼,然后一起出列,跪下道:“太后请息怒,关于调拨官兵给议郎曹大人,差点延误军机的事,我等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但是,我等也有苦衷的啊!”
董太后见到朝中的这些实权人物居然一齐出来,让她不禁呆了一下,心头的一把火,也顿时被压了下去,她慢慢的坐下,好半晌才说道:“那你们就说说苦衷吧。”
“太后。”袁隗先说道:“臣虽然是太尉,有调动节制大汉各地兵马的权力,可是,这调动兵马,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得到的。我们制定了计划,然后臣发出调动的命令到各地去抽调兵马,可是,这一来一回的传旨时间,便要一两天的功夫,集结官兵,也不是说圣旨一到,他们便能马上出发,调动兵马,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各地官府,他们也要时间集结官兵,商议好抽调哪些官兵,由谁来作为将领带兵,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兵器的调用分配,军粮的配给等等,然后,还有官兵赶路的时间呢?反正,这一来二去,没有大大好几天,是不可能把官兵马上调拨给曹大人的。”
“嗯,袁太尉说的也有一点道理,这调兵的事,也不是一时半刻便可以做得到的。”董太后一听,觉得此也是一个道理,毕竟,调动军队,不是说一下子便可以做得到的。
“袁太尉说的对,除了这些以外,禁军的,虽然就在京中,省去了赶路的时间,可是,一切兵器军粮的装备配给的工作,也要做好啊。还有,禁军,本来便是负责皇官,保护皇上太后,一时间要抽调那么多的兵马去外面作战,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好,才能把禁军调刻给曹大人的。”张让接着道。
“我们常备军的,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主要便是兵员不整,其中大多是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