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当初那个历史老师说近年来通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惜当时夏鸿升听课听了半截就没了心思,抠起了手机来,没能听到具体的东西。
倘若李世民找来的真是墨家的传人,那可简直就是老天开眼,自己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了。
“朕之前偶得一本墨家之言,观之,顿觉其与夏卿所求颇有共通之处,尤以明鬼、天志之论,与夏卿的格物之道最是相近。朕思之,自从军机坊成立以来,于大唐所利者甚多。又念及夏卿之言。夏卿曾言,学术之争,争到最后,大抵都是相互融合。因为各有对错,各有益害。不过,无论学术之间如何相争,朕所要做的反而是跳出其外,掌控大局而冷眼旁观。盖因圣君眼里,文臣武将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轻骑,一为悍马。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所以无论是儒、是法,是墨、是道,是阴阳,亦或是纵横,这些都是朕手下的棋子,朕的目标是赢得棋局,若車有机,则用車,若马可用,则换马,单用車或马,而不用其他棋子,又如何能够得赢全局。朕每每思之,都觉得很有道理,又联系军机坊观之,确如夏卿所言呐!”李世民感慨道:“当年汉武之举,何不若单用車而弃马、象、卒、炮?”
“所以陛下就开始寻找那被罢黜的百家了?”夏鸿升问道。
“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对于学术,朕不应独一,而该是杂取百家之长,弃用百家之短,如此,方能使诸子百家皆为朕所用。”
夏鸿升心中又是惊讶,又是狂喜,立刻躬身下来,呼道:“陛下英明!此实乃圣人之举!”
自己的思想到底还是影响到这位本就开明的君王了!夏鸿升见到了李世民对于学术的态度的转变,似乎看到了大唐文化繁荣的新时代正在大步奔来。
李世民对于学术的态度的转变,可谓是大唐“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