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心,一百万分的热忱,将两位高僧请上高头大马,又是一路颠簸的踏上了回归之路。。
经过了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奔波,在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在东汉热情的护送下,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高兴万分,对二位高僧尊以极重礼敬,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从此中国就有了白马寺,白寺马也因此在中国有了赫赫名望,自东汉年间沿传到大宋朝时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香火越燃越盛,寺院越来越广大。
夜晚的白马寺被高大的院墙围的严严实实,在外面看不到里面的任何情景,也听不到里面的任何声音,那是寂静再加寂静的寂静。
鲁达绕着围墙又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回到如归客栈。
第二天早晨起床吃过早饭,鲁达沿着街道慢步向白马寺走去,刚刚转过街角,就看到白马寺前人山人海,人们背袋的背袋,提篮的提篮、挎筐的挎筐,袋子里装的是香、烛。篮子里盛的是瓜果梨桃,筐子里放的是馒头、点心。
原来今天是五月端午节,无论是住在城里的人,还是住在城外的人,一大早晨就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前往白马寺烧香,嗑头,拜佛主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拜文殊菩萨保佑金榜题名,弄个状元,榜眼,探花当当,千万别让人名落孙山,拜观音菩萨滴水滋润,送来金童玉女,好让人儿孙满堂,拜地藏王菩萨保佑人不坠地狱,早登天堂,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只有神与仙喜笑颜开,满面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