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天庆五年,29岁的耶律大石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药烛的人生大喜,首先被任命为翰林应奉,从此踏上了仕途,很快又被提拔为翰林承旨,为皇帝起草诏书。他兼具文武才干,又是宗室子弟,很受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器重。只是盛极一时的大辽王朝这时已走上了末路,以昏庸无能而著称的天祚帝,更是在加剧着大辽王朝的风雨飘摇,耶律大石不可避免的被历史的洪流卷入,他的命运将随着刀光剑影而改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年轻杰出的耶律大石,立身于动荡危机的辽国,仿若一截就要破碎的枯木,却在春天生出了一抹葳蕤的嫩枝。
泰州处在辽、金战场的前线。府城内有钱的商家及官吏家属早已搬走。街面上行人稀少,百业萧条。吏部的折子已递来好久了,请求派员任泰州刺史,天祚帝也曾思虑安排人过去,可结果一问,无人愿意前往,战事之地,给个官也无人愿意去。何况,我们古有“危邦不居”的警言。这天,北院枢密使萧奉先又来催问此事,天祚帝很不耐烦的说:“战事之地,谁愿意去啊?”此话正被一旁坐于文案的耶律大石听到,而后说:“陛下,如果陛下允准,臣愿前往。”“好,好,好,大石啊,真是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英雄啊。那就派耶律大使任泰州刺史。”天祚帝激动的说道。
第二天,新任大辽国泰州刺史耶律大石走马上任。
在临离开南京析津府前,他到护国寺找到普慧大师。他把自己欲去泰州赴任的事儿说给大师,求大师给占卜一下吉凶。普慧大师拿出图和金币为耶律大石占卜说,是上上吉卦,此去如鱼临深渊鸟越高山。耶律大石又请普慧大师让师兄耶律铁哥、耶律燕山两师弟与他同行,普慧大师也同意了。临行前,耶律大石问师妹西樱的下落,普慧大师的话令耶律大石大吃一惊。
普慧大师说:“西樱已入中京众安道庵带发修行,道号妙安。”
当时,大辽国佛教盛行,许多年轻人纷纷入寺庙、道观做和尚、尼姑。尽管这样,耶律大石还是觉得师父和师妹先后做了和尚和尼姑令人匪夷所思。
耶律大石还想问点什么,普慧大师又开始打坐念经。
当时,泰州府衙设在府城南边,屋宇破旧,院墙倒塌,看上去像一座破庙。耶律大石到任后当即升堂问事,并迅速展示出不凡的政治才华,审理积案、发展经济与生产、备武扩军等施政措施,让这个辽金交错的险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耶律大石修学修身砥砺二十九年,强毅秉性少年意气,又加之皇室贵族血统之傲骨,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一朝主政一方,犹如一支浸透了油的巨大火把,时日愈长,愈见烈火熊熊。年青的耶律大石太敬事了,太没有节制了。他如初长成的良马驹,奔驰如飞而不知疲倦。白日巡访民情兵情,会商议决各事项;深夜又在书房埋头批阅文书发布书令,案头文书不完,耶律大石绝不歇息。
面对泰州府城百业萧条、十铺九空,巨商大贾都已逃跑的局面,耶律大石颁布府令,以刺史府名义将所空商铺暂且征用,免费租用给其它民户,若有房屋商铺主人返回,由府衙主持房屋商铺主人与商户议定租金。这样一来,商户首先可以无租金经营,即使主人来了,由府衙做主,房屋主人即不能无故收回商铺,也不能漫天要价,保证了商铺经营的连续性,也可使原来的巨商大贾迅速回流。府令发布不久,商铺物品琳琅满目,街道也热闹起来了。
为迅速稳定泰州乱局,耶律大石重典治乱,行法不畏权贵。
耶律大石接手的第一桩案子,是朝中重臣萧嗣先的妻弟耶律爽醉酒杀人案。耶律爽仗着萧嗣先在朝中手握兵权的威势,在泰州府城里欺行霸市、胡作非为。某天,他喝醉了酒,把他生意上的对手汉人赵四杀死,后被判罚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