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远古时期生活在通古斯地区。所谓通古斯地区,指亚洲东北部地区,大体范围包括南起北纬40度,北至北冰洋,西至叶尼塞河,东迄太平洋地区。通古斯民族和满语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共同体,发源于古贝加尔湖附近,我国现在的满、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及俄罗斯境内的奥罗奇人、乌底盖人、乌尔奇人等。数万年前,通古斯-满语族中的一部分人离开了原来生活地,来到了东部黑龙江上中游和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后来发展为女真族和满族。没有迁徙的通古斯-满语族则在当地继续生活,后被突厥人逐渐融合。
居住在混同江(今黑龙江)地区的女真族,大约在先秦时期,史书对这个民族就有了记载,时称黑水部。隋朝时女真人祖先曾遣使进贡,受到隋文帝的宴请。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征战高丽国,曾得到女真人祖先的支援。到了五代时期,才称其为女真族。
女真人长期居住在多寒的东北地区,族人以耕种打猎为生。盛产名马、生金、大珠、人参、密蜡、细布、松实、白附子等农畜产品。境内多鹰、海东青、牛、羊、鹿畜禽等。女真人多以厚毛为衣,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女真人艰苦卓绝、英勇善战的性格。
辽朝立国后,在东北女真人居住地建“北女真国大王府”,后改设“生女真部节度使”,由女真人出任节度使。由于女真之地盛产一种特别大的珍珠,同时还产出一种名叫海东青的猛禽,这两种东西都被辽朝廷贵族所喜爱。大珠可以贩往北宋,能够换回大量的生活必需品。海东青则是一种专门扑杀天鹅的鹰鹘,是辽人喜欢用的狩猎工具。但是,这种名叫大珠的珍珠,藏在大海里的蚌体内。每年的八月十五,月白风清之时,正值大珠熟透的时节。但是到九、十月间,海边往往覆盖着厚达尺余的坚冰。此时,人们因耐不过水中的寒冷,已无法直接入海捕蚌取珠。但是,天鹅却极喜食这种珠蚌,女真人此时就放海东青扑杀天鹅,然后从天鹅的嗉子中取出大珠。
每年到八、九月间,辽朝廷都派出号称“银牌天使”的使者到女真地索要这两种东西,这些被称作“银牌天使”的辽朝官吏贪得无厌、为非作歹。他们每次来到女真部族,不但索要大珠和海东青,还要找女真人中的年轻女子陪他们睡觉。开始时只是在中、下等人家留宿,到了后来,专门选择美貌的女子陪睡,甚至部落官员的女子也不放过。这种屈辱早已让女真人首领忍无可忍,他们才开始奋起反抗。
这些可耻的行为激怒着女真族中的男子,怨恨日积月累,阿骨打对辽朝的厌恶及仇恨也缘于辽朝的那些银牌天使。
阿骨打一次到阿疏的部落做客时,看中了阿疏的女儿明珠,便在酒席当中向阿疏敬酒,说他想娶明珠做妻子。阿疏看阿骨打是条硬汉子,也同意把女儿嫁给他。当时,便把女儿叫进毡帐,让女儿看阿骨打。看中了,给阿骨打唱首歌,没看中转身就走人。
明珠到毡帐里看到阿骨打,羡慕阿骨打年轻英俊,有英雄气概,当时便坐在阿骨打身边接连为他唱了十多首歌。直到把在场的人唱得都喝醉了,阿骨打抱上明珠回到自己的毡帐。
第二天,阿骨打想把明珠带走,阿疏却不同意。说他就这么一个女儿,要嫁的隆重热闹些。他要多为明珠置办嫁妆,让阿骨打中秋节来接人。
阿骨打回到部落后抓紧操办结婚的事儿,到八月十五中秋节,阿骨打亲自到阿疏部落接明珠却扑了空。原来,中秋节前夜,辽朝派来的一个“银牌天使”来到阿疏的部落,故意狮子大张口向阿疏的部落索要大珠和海东青,阿疏考虑到任务太重无法完成,便好酒好菜招待“银牌天使”,希望能减少大珠和海东青的数量。偏偏这个“银牌天使”是个喜欢歌舞的人,阿疏为讨好“银牌天使”,便让明珠带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