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还真有这种事?清杨现在也只能接受了石阳的这个说法,但是在清杨的心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她现在有些相信石阳是真的从碧海来的。
2005年的元旦到了,下午,刘伟宏比往日多炒了两个菜,看着这一桌丰盛的午餐,石阳却没有一点胃口,只扒了两口菜就停了下来。本来像这样的节日,围在他身边的应该是他的父母,可是现在他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刘伟宏看着石阳那失神的样子,关心地问:“娃,你怎么啦?”
石阳抬起头来,看着刘伟宏,问道:“叔,你帮我打听到了吗?”
“还没呢,我已经给我在碧海打工时的那些工友打过电话了,把你的情况都告诉了他们,他们正在帮你打听。不过据他们告诉我,你父母都是到碧海打工的农民工,自你被人贩子拐走后,他们很伤心,警方又一直没有你的消息,便无心再在碧海打工,就离开了。”
石阳一惊,问道:“我是被人贩子拐走的?”
刘伟宏说:“警方是这么说的。”
石阳又问:“我父母的家是哪的?”
“只知道是豫州的,但他们却没有回豫州去,到底去哪谁也不知道。”
石阳的神情立即变得忧伤起来。
“我说娃,你也不要太伤心了,这事急不得,得慢慢来。”
石阳懂事地说:“叔,我知道。”
说完,石阳放下筷子,起身走进了房间。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期末考试结束,清杨公布了各学生的成绩后,学校就开始正式放假了。清杨也要回碧海过年,陪父母吃年夜饭,还要跟同学聚聚。同时她心里还惦记着石阳的事。
跟同学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清杨提到了石阳,“我支教的那个学校,有个叫石阳的学生,他好像得了癔想症,他不知道从哪里捡到了一套碧海小学三年级的课本,还有一个碧海实验小学的校牌,就因为那校牌上的名字也叫石阳,就总把自己幻想成了城里的孩子,总说自己就是校牌上的那个石阳,有一天晚上还居然跑到了乡里,要坐车回碧海找亲人,幸好碰上了他们的村长,才把他给拉回来。”
清杨的话引发了众人的兴趣,安东生就给清杨出了一个主意,“清杨,你既然都已经回到了碧海,何不就去一趟实验小学呢,了解一下情况。”
清杨道:“可是学校都已经放了寒假,哪里还有人呀。”
安东生道:“说你笨你还真笨,学校总会有守门的人吧,你向他要来校长的电话不就行了吗。”
清杨拍了一下大脑袋,说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明天就去一趟碧海实验小学。”
梦雪问:“清杨,你还记得我们刚读大学时,大四的那个叫四眼的男生吗?”
清杨道:“记得呀,怎么啦?”
梦雪道:“前几天我碰到他了,他向我打听你的情况。”
梦雪是清杨上大学时的闺蜜,还在读大一时就被一个官二代给追上了,是他们班上第一个交男女朋友的同学,大学一毕业,就通过她男友父亲的关系,在碧海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把户口迁了过来。清杨也想留在碧海工作,拿到碧海的户口,却苦于没有别的门路,唯有接受梦雪男友的建议,跟碧海市教育局签约,到滇池省支教,时间为4年,待遇是分给她一套住房,期满后调回碧海,给她办理碧海市户口。
隔日上午,清杨就跑到了实验小学,向门卫要来了李校长的电话后,就给李校长打了电话,约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俩人见了面后,清杨问:“李校长,你们学校是不是曾有个叫石阳的学生?”
李秋果说:“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