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云龙国的律法规定,除皇帝外,他人皆不可在敬天殿前使用法术,所以每次例行朝会之时,包括苏执在内的满朝文武,都得一步步脚踏实地地登上殿前这一百零八级陛阶。这对像苏执这样一百七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那些已经活了快五百年老人家们而言着实是个不可小视的考验。其实,就算是用上法术也省不了多少体力,顶多也就是速度快点,能早点结束拾级而上的劳累感罢了。
每次上朝,苏执都是最早到的几个大臣之一,这次也不例外,在她来到大殿里好一会儿之后,其他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才陆陆续续地走进敬天殿里,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苏执第一次见到敬天殿的时候,心里便顿时有了一种肃然起敬之感。虽然它没有她想象的那般高大宏伟,但那墨黑色的琉璃瓦和暗红色的大门还是保住了这里从小在她心目中的神圣形象。
能在云龙国入朝为官的人都非泛泛之辈,但如苏执这样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这个出身于普通农夫家庭的小姑娘在一百四十岁的时候便以其文采闻名乡里,并因此而被当地郡守举荐,从此便踏入仕途。这在云龙国的历史上虽然并非绝无仅有,但已然是十分少见。虽是少年成名,但她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地超出常人,她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也相信自己只是云龙国内无数人中比较显眼的一员而已。
杨平是这次上朝的大臣中最后一个进殿的,他像往常那样进殿后先刻意地冲着苏执笑一下,待收到回礼后才迈步走到武官的序列里,笔直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今年一百九十二岁的杨平和苏执一样,都是少年成名,不过,方式有所不同。苏执入仕靠得是一手好文采,至于道法武修之事,就不是她所擅长的了。虽然她修习武法的层级不低,但和那些专于此事的武将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与此相反,杨平从小便精于攻守之术,在当今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之中,其法力在他之上的不过寥寥数人。还有一点是他和苏执不同的:杨平自小便生长于官宦之家,他父亲便是云龙国上一任的丞相。
杨平刚刚站定,悬于敬天殿后的青钟便被侍卫们敲响了。“恭迎陛下驾临!”听到钟声的群臣们,一边弯腰做着长揖,一边嘴上喊道。
群臣话音刚落,云龙国之君主便像过去那样施着悬行术进入了敬天殿内。只见他身穿玄黑色皇袍,头戴十二旈之冕,身体悬空于地面之上,以极快的速度从文武大臣之间的过道上穿行而过,最后坐在了由青玉雕成的宝座上。
这次的例行朝会和过去一样,依旧是各位大臣们向皇帝汇报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并各自带来一些奏折让皇帝审批。只是到了最后,一位站在后面的大臣突然走上前来,并朝着皇帝做了个揖。苏执扭着头,在这位大臣向皇帝行礼的时候看了他一眼。她觉得这个人的相貌很是生疏,他应该不是经常来参加朝会的人。
“恒天郡郡守姜沐参见陛下。”他边行礼边说。
“姜爱卿可有事要奏?”
“陛下,本郡现任纵云师年事已高,已到致仕之年,按我国律法,应当在新一辈修习纵云术之人中选取一位作为下一代的纵云师。臣依相关律法,经层层筛选,最终选取一人为新任纵云师。然据我国律法,新任纵云师应当在由陛下钦点大臣主持的典礼上正式上任。因此,还请陛下尽快选定人选,随臣前去恒天郡主持此典礼。”
“嗯,纵云师一职直接关系百姓耕作之事,对人们的生活极其重要,不可有所空缺。”云龙国君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苏爱卿何在?”
“臣在。”苏执从文臣的队列里站出来,答道。
“你职为奉常,像此等礼仪之事本应归你所辖,此次典礼就由你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