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多数都不能领悟,看来的确不是练武的材料,以前没显现,现在终于弱点全都暴露。师弟们虽然能跟着领悟一些,但是可以看出,除了李辰多少算作天才以外,另外几个也只是算作好学生而已。而李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自己能会,但是不能从理论上教会大家。从小到大都是孙云最善于理论讲解,师弟们学武学文遇到问题,往往都是靠他揣摩之后,变成大伙都能听懂的语言再交给大家。因此在传统招式上,孙云的理解能力、接受速度、消化程度、形成理论,都表现的最为优异,而且重来不越格,重来不添枝加叶,所以他最为被看中的就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习惯的把他当作助教,学长,用起来特别省心,也特别放心。但孙云见识多了,自己也知道,正因为如此,他的另一部分的天性、天赋被抹杀了。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师弟们的提高,多少还依赖于他的理解能力,比如仲图的临界剑法,李辰领悟到二招,其余领悟一招,如果自己全部领悟,可以肯定,他完全有办法教会几个师弟,但是,自己却一招都没领悟,师弟们怎么能前进呢?
未来属于自己的路是什么呢?难道真像像郦影爷爷说的那样,练武只是自己能做到防身和对付普通人就行,然后将来还是做个审案的官吏?或者自己只适合做做学问,做做小孩子的启蒙老师。说到做学问,孙云更苦恼,和练武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普通理解行,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立意,没有创新,孙云想到这儿,头开始疼,一点继续练武的心思都没有。看看天色该放学了,他干脆到场地四周,开始回收借出去的宝剑。举子们都客气的和他说着话,感谢他提供宝剑和维护秩序,还有人帮他一起把宝剑送到仓库。忙了一些杂事,看看别人和善和感激的笑脸,孙云觉得,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心里好受一些。
舜帝庙中。昙鸾从开始应约而来,到坐在古树秋菊前,一直不知道甘擎找他来究竟是什么目的。自从惠嶷被赵逸带走之后,原来所有以净土宗开辟的寺院,包括被同时带走的五大长老的崇真寺等,都由智藏安排,顺利的依然留在净土宗里。而一些原来阴阳宫的道场,凡事佛寺也都转了过来,昙鸾和智藏安排了一些高僧进去,过度也很平稳。而有几个原来是道家的,或后加盟阴阳宫的,比如舜帝庙,则很微妙。因为这个时候五魔其他四方纷纷闻风而来,各自驻扎了一个道场,尤其舜帝庙,是由东魔亲自坐镇。
平心而论,昙鸾宣扬极乐净土的初衷并不是想成立一个武林宗派,以后好号令江湖,他的目的还是要给穷苦的广大民众寻找一片往生的极乐世界。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就佛国而论,脱离六道轮回的方法或者法门有许多种,这也就是佛教有多个宗派的原因。而自己在宣扬自我的修行法门,必然就会引起和其他宗派的冲突,争夺了其他门派的信众。
而这个社会,信众的多少、层次,直接决定了你这个宗派的存亡与发展。五台山华严宗皇帝曾经是他们的信众,因此现在发展成大小庙宇几百所香火不断。京城地论宗、禅宗更是如此,当今太后、王公大臣都是经济后盾。此外,而信众的多少,还代表自己的威望、分量这些身外的虚荣。最重要的是,还代表他法门的真实程度,可信程度。因此昙鸾也不能完全超脱,他也十分重视信徒的数量积累。此外他的法门简单易学,为下层百姓所乐于接受,因此从他开始宣扬到现在短短的几年,信徒数量已经可观,但因为都是社会底层的百姓,很少有士族、贵族的人参加,因此发需要的资金筹措的太慢,扩张的速度就慢,所以总的影响力还有限。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些大的道场直接转投于他,那么一些高层次的社会群体因而转信净土思想的可能性会很高,自己可以省了不少力气,少走许多弯路。但是偏偏这个时候,惠嶷突然修仙归隐了,他俩是好朋友,虽然他没有见惠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