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昙鸾,其实就是北派净土宗后来推崇的师祖。他是中沧海菩提流支的弟子,授其以观无量寿经。他10多岁便在五台山出家,披阅内外经典,后到嵩山少林东边不远的超化寺,现在永宁寺。菩提流支译出《往生论》,昙鸾著《往生论注》为之注解,采用龙树《十住毘婆沙论》中的说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强调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中土净土思想原于道安、慧远诸高僧,菩提流支提倡,由昙鸾阐发净土思想、创立净土弥陀信仰、奠定净土宗理论基础。因其佛法高深,终南论剑定号为五台大侠。魏孝静帝见他后称为“神鸾”、以后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后话不提。
法性宗也叫三论宗,当初鸠摩罗什到长安,大规模翻译经书,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了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僧肇、僧朗传承了法性宗。僧郎又称道朗,尤精于华严、三论之学,住南梁朝摄山栖霞寺、钟山草堂寺弘法。东晋也有个高僧叫僧郎,初随佛图澄习戒,后兼学般若,在泰山西北灵岩寺建精含,门下弟子百余人,因其具有灵验、神异之能力,时人誉为神僧。北派法定禅师,即东剑,他入佛门后师傅即是道郎,学得三论之学,回到北朝的灵岩寺,发扬法性宗。
“师叔快看,那个学生胜了一局。”大家注目,果然贺拔纬顶住压力,扳回一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