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状态 > 第10章 入学

第10章 入学(1 / 3)

第二天,吃过了早斋,孙云他们告辞。道长送到三门外,边走边嘱咐:“我给你们的秘籍和教你们的武功,不到万不得已别显露,因为你们还不是天师道的人,严格说是不能传授你们本门武功的。另外修炼的时候,还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必须勤奋,熟能生巧,百练知意,相反不进则退。第二心法与动作要正确标准,不能随意马虎,否则易走弯路,你们大家要互相对比纠正。第三要创新,不能墨守陈规,我就是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没有达到先师的高度。为此还要有第四、多与高手交流,博采众长,不能固步自封。”几个人记下,辞别了道长,沿山谷出了少室山,走了几个时辰官道,过伊水洛水两座拱桥,回到京城。

转日,就到了公布入学的日期。北朝自从京师从平都迁到中京以后,太学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入学、考试、放假的规定。

入学每二年进行一次,最高年龄18岁,最小要求12岁。600俸秩以上官员,按属地皆可遣子受业。其旁系亲故以及600以下官员子女亲属要考试入学。官宦子弟考试与平民相比要增加两程的门第分数。另外北朝自立国以来,溯源正统,确认祖先为黄帝之孙悃的后人,被帝分封诸侯到漠北鲜卑山,世代为鲜卑国君,后由拓拔氏一族统一北朝,因就在北地草原过马背上的生活,北朝女子也泼辣直爽能射会战。但自从高祖迁都到中京,承袭汉文化,原来女子与男子同骑同射的风尚开始被儒家男女有别的观念逐渐取代。因此女人从军的不见了,但女子为官尤其是专门从事学问的官员还有,另外参与太学、国子学的官宦之女也有,但都限制了名额。因当朝天后重新听证,本科特恩惠允许官宦之家的女儿参加入学考试,并且600俸秩以下官宦之家以及平民女儿减少一层的分数。皇家的国子学院则更不限制。

太学满学制为8年,每二年一次考试:学满两年,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文学掌故满二年,试通三经,推其高第十之有四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二年,试通四经,十之有四为郎中。郎中满两年,试通五经,十之有四补吏,随才而用。地方太学试通五经,推其高第者在地方直接补缺,若想在京师为官,还要参加京师太学五经考试。以上不取者,补习一年参加补考。因“推其高第”多数是对公卿子弟的一种特殊待遇,故贫寒学生学业满后多是“补文学掌故”返回乡里从事教学工作,少数可以在地方被征聘为吏为官(非中央委派的小吏),亦可满20岁后通过举孝廉秀才测试等察举方式入京或属地为官。每年六月末即是考试的时间。

由于每两年的入考、通考,每一年的补考,合计起来夏天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放假,后成习惯每年都有假期。冬天因为民俗节日和新年伊始的国事庆典等,大约也有近一月的冬假。

早朝贺毕,太常崔大人出班奏曰:“启禀太后、万岁,本年太学入学考试已经判阅完毕。经太学博士与礼部联合评阅,本次共有考生1000人,其中前400名考卷优异,适宜太学培养。此乃前400名单”说着,把卷册举起,内侍接过转呈太后,太常继续说:“这些学子中包含按例制600俸秩朝官子弟48名,其他官员子弟以及亲属288,平民40名,女生24名。”

“哦,今年毕业太学生多少人啊?”太后神态祥和,一边观看名单一边点头问道。

“回太后,今年毕业200名,其中补吏12名,补郎官20名,待吏部考核任用。太子舍人48名留8名补录太子詹事,其余40名连同120名文学掌故返回原籍,补州郡县吏缺或育人。”

“那太学院还有学生多少了?”“目前剩余1600人,若今年招收400人,正好2000人。其他国子学院600,小学400,合计3000.”

“城阳王

最新小说: 诛仙:我,王权剑主,一剑开天门 不死不灭从遮天开始 凡人:我,温天仁,永不狗带! 洪荒:三清听我心声后不拜鸿钧了 从收尸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我在高维种神树 从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世家 西游之我是百眼魔君 凡人,这不是玄黄大世界! 这个锦衣卫只想退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