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转身回了船舱,沈冰和朱刚烈都跟了过去。
马忠则站在船头,和附近几条船上的士兵大声欢呼笑闹。
徐盛带着江冲过来庆贺,“恭喜伯阳得此强兵,你这次收获这么丰厚,可真是羡煞我也!”
确实,在江东军这样的地方是唯实力论大小的。在江东有什么样的实力,才会有什么样的地位。
实力不但看你的兵马多寡,还看你的士兵精锐与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马忠在柴桑之乱后虽然和潘璋分道扬镳,各自瓜分了武猛校尉营的一半,手中只有几百人。
但是经过这场柴桑之乱,谁还敢小看马忠手中这几百人?这可是挡住了不知道多少敌人猛攻的精锐部队。
何况江东军不擅长陆战,武猛校尉营的浪荡军本身就是靠四处平乱过活,陆战十分强力。
这样的精兵顶的上寻常数倍的杂兵。
孙尚香手中的这些部队那也不弱,就算比不了南蛮营、火字营这样的强力营头,至少比寻常部队要强上一些。
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马忠得到这么一支精锐,真是给个杂号将军都不换!
马忠乐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只顾回道,“同喜同喜。”
同喜个毛线啊!老子有什么可喜的。
徐盛鄙夷的看了马忠一眼。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惜自己和这支兵一点缘分也没有,既没有香火之情,又没有救命之恩,甚至在他们面前表现得还有些狼狈。
哪像马忠啊,本身是封给孙尚香的家臣,都是一个体制内的。孙尚香不干了,作为第一重臣的马忠,接手的顺理成章。
前些时候,马忠又拿出最重要的筹码刘禅,换这些人活命,自己去冒险与神角力,可以说的上是情分极重的救命之恩了。
之后马忠还牛逼哄哄的生擒了张飞,在士兵们之中更是流传着不少不可思议的传说。
这种收获得来的自然而然,还真是羡慕不来。
徐盛随口敷衍了两句,说回了自己的正题,“伯阳啊,如今你也得偿所愿,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打算?”
马忠听了,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士兵安静。
徐盛这样的人问起以后的打算,当然有着以后也互相照应的意思,马忠不敢轻忽。
“当然是赶紧赶回金瓯寨,把手下这些兵和我的解烦营尽快整编合并了。他们这些人有一千五六百,但我手下的战兵也就是五六百人左右,新旧比达到了三比一还要多,就这么把这些人生吞下去,那是要有麻烦的。”
徐盛点点头,“你倒没有冲昏头脑。”
孙尚香手下的这些兵怎么处置很是问题。
如果原封不动的带回去,那原本的组织关系都在,马忠使着未必那么得心应手。
随着马忠的影响力减弱,对这些士兵的掌控也会慢慢变弱。
马忠解烦营的小马如果拉不动这个大车,马忠就有尾大不掉被人架空的危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