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有些沉重,自己作为武猛校尉营的二号人物,张汤等人近乎秘而不宣的将自己迎进来,难道仍旧打着让自己成为傀儡的主意?
这些事,不在营中的潘璋知道吗?
马忠不觉得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会让潘璋这个胆大包天的人有所顾忌,但这些军侯们的动作,潘璋默许了多少?
虽然是二把手,但自己这个司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啊。
司马这个官职,起源极早。
西周朝的时候执掌国家军权的就是司马。
但我们要深刻的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官僚体系最重要的是会做官,而不是看有没有能力。
司马虽然是领导,但不一定能打。
这时候是封建时代,都是散兵于民,打仗的时候卿大夫带兵来参战。
为了明确直接责任,一般诸侯会指定某卿大夫统军,称之为将军。
这个时候,将军就是军队临时最高指挥。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大的战争,可能多军齐出,这时候就有多个将军出现。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很少见,一出现就是史诗级战役。
比如晋楚争霸,长平之战。
这时候将军多了,就要有说了算的大哥,又起了个新名叫做上将军。
说到底,将军这是个临时性职务,真正的军方第一人仍旧是司马。
到了秦朝,司马的职权被国尉代替。
秦国一统天下后,大王升格为皇帝,国尉升格为太尉,成为正儿八经的三公,其下还有都尉,郡尉,县尉等实权军职。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草头王层出不穷,称得上将军满地走,都尉多如狗。
就像后来的历史特殊时期,到处都是手里千把人的司令。
刘邦为韩信拜将的时候,萧何觉得将军已经烂大街了,逼格不够,于是刘邦就独出心裁的设置了大将军。
汉武帝的时候太尉回归本源,重新成为司马,当然,司马逼格也不够,于是改叫大司马。
没错,刘彻就是这么没创意。
这时候的大司马已经成为虚职,作为大将军的加衔。
大司马由实转虚,甚至都无印绶。
但加了大司马之后,大将军这个职务从此就由虚转实,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这让马忠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后世的一部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
里面猪八戒对孙悟空说,兄弟我手下有天河水军,哥哥你掌管天庭天马。我们两个合起来,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猴子于是很高兴……
但考据历史,猪哥哥说的没有错啊。
历史上,加了大司马的大将军就是牛逼!
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废了皇帝的霍光那里达到了顶峰。
之后皇帝都开始害怕了。
就把大司马又剥离出来。给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丞相则转为大司徒。和大司空一起合称三公。
大司马这时候又成了实职,将军又成了临时性职务。将军虽然地位尊贵,但将军号少且不常置。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这些重号将军虽然存在,但都是权臣们的加衔,其实是很少掌兵的。
刘备投靠了曹操,当头给了一个左将军,够重号了吧,但没个蛋用。
东汉时就连杂号将军也是临时设置,打完仗立刻撤销,只有度辽将军算个例外。
到了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