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人都看完了一遍书,然后将典籍“啪!”的一声合上,放在草地上谁也不再去翻阅。
紧接着,两个人谁都没有妄动,盘坐在草地上开始思索起来。
没想到,这一思索就是小半天的时间。
凝玉潭畔,杜歆在初步理解了三清七浊剑诀的剑意并演练一遍之后,回头看刘离和雷辰巽,竟然还老僧入定一般。
天边已经夕阳西下,狰驮着一袋子饭食也回到了杜歆的身边。
杜歆看了一眼天色,对两人喊道。
“为了公平起见,你们都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可以开饭了。”
刘离闻着饭香,把一整天来的思绪做了一个快速的归纳,然后起身过来吃饭。
雷辰巽则比他晚了一分钟,当然也许他是为了表现的比刘离更加勤奋。
“剑诀练得怎么样?”
“还不错。”
杜歆一边给三人分摊饭食,一边回答刘离的问题,然后转问道。
“你们呢?”
刘离瞅了雷辰巽一眼,说道:“应该差不多了,只剩熟能生巧的问题。”
面对杜歆关心的目光,雷辰巽不服输地说道:“不比他差。”
“那你们给我讲讲,如果不影响你们比试的公平性的话。”
刘离慢条斯理的往嘴里扒拉一口饭,然后从草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看似随意、却糅合了暗劲儿地朝凝玉潭扔了过去。
石块在水面上打了六七个水漂,然后沉入潭中,溅起一串水。
水面上,一圈圈涟漪则在徐徐的荡漾。
杜歆用疑问的目光看向刘离,问道:“就这个?”
刘离还没回答,雷辰巽抢先解释道:“没错。这部法诀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极深的大道。”
“其中最本质的思想就是从‘击水之石至于漂者,势也’这句话衍生出来的。”
“这部身法主要是可以提升修道者的两方面,第一是指一步之距离,也就是说提升修道者快速反应的第一步的长度,主要是根据击水之石的远近来衍生出来的。”
“第二是指一步之变化,也就是说提升修道者快速反应的第一步的变化数量,主要是根据击水之石激起的涟漪形态来衍生出来的。”
“如果把这部法诀修炼至大乘,只要你移动一步,变化就会产生万千,距离甚至会千里之遥。我在昆仑修炼了十几年的法诀,没有一部像这部法诀这样深邃。”
杜歆微微讶异,她没想到雷辰巽竟然感悟出这么多的内容,表情也无比严谨,看来是认真的。
刘离微微一笑,对杜歆说道:“看来你还真没说大话,木灵使果然是个可造之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