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在这片建筑森林中格外显眼的帝豪酒店里举行活动的人,多半都是非富即贵的主,比如金光闪闪的土豪和光环四射的明星,这些人常常给我们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似乎惟有徒增添的神秘感附加才能配得上这座城里最豪华的酒店。但今天在八楼会议厅的主角却没有一点不食人间烟火的作派——四十余家媒体相机闪光灯交映的现场,一米七五高的苏晓阳依旧穿着那套简直可以说是嗜好的米格衬衫和蓝色牛仔裤,干净阳光帅气又富有文艺气息。他那双手插裤兜的招牌动作始终难以改变,每当一个记者开始提问他便将手抽出裤兜,回答完毕又习惯性将手插回裤兜……脸上总显露出难以掩饰青涩和尴尬,虽然他已经举行过不少新书发布会,可还是时不时去看旁边一米远处的出版商和策划编辑,真担心自己说错话对不起他们。
“苏先生,你好……我是新睿文化观察记者张丽,请问你现在这部小说的写作灵感源自哪里?”
“为什么你这部小说取名《和梦赛跑的人》而不是《追梦人》?”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这部小说能算是你目前的代表作吗?你认为它最大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你有写网络小说吗,现在大家都在网上看,你有没有想过转型呢?”
人多果然嘴杂,繁杂的信息量让苏晓阳有些应付不过来,不过见惯了这一场景的出版商很快取下支架上的话筒说:“感谢记者朋友们的关注,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性回答大家最想知道的几个问题——”
随后出版商侧身朝苏晓阳作以“请”的手势,苏晓阳微微点头才面对观众握起话筒。
“大家好,大家还是叫我苏晓阳吧——先生,实在不敢当!”苏晓阳有些难负重担的尴尬,但很快平静下来,“《和梦赛跑的人》也取材生活。两年前我在CD火车站看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流浪歌手正抱着吉他唱歌,人们陆续往他的吉他背包里投币。不过和其他场景不同的是,似乎每个投币的人都会在投币之后捡起旁边的一个黑色笔记本签上自己的名字。更奇怪的是,有几个女生竟然在旁边抽泣,目光一直盯着吉他背包前的纸牌子,似乎一切都因它而起……”
“那牌子上写着什么?”
几乎所有的记者都问了这个问题。
“上面写着:请您给我一次机会,证明我来过。”
在场的记者全都安静下来,闪光灯也不由自主地停了。苏晓阳接着说:“我以为这和到某景区游玩然后签名‘某君到此一游’是一回事,但这种揣测始终无法和女生的抽泣吻合,于是我问了其中一个女生。最后得知这位歌手患了癌症,但他有一个梦,那就是在他生命结束之前拥有三十万人的签名并用卖唱的钱资助一百零八个困难的孩子……从得到医生的诊断书那天起起,他放弃学业开始了这项计划,两年来他途径西藏、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历尽艰辛,多次病发,可他没有停下来。对他来说这一生太过短暂,但他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他的梦想,遗憾的是命运却给了他一个计时器。《和梦赛跑的人》故事主人翁也以他为原型,这也是这本书的简介。谢谢大家。”
“那主人翁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苏晓阳沉默两秒,张开的嘴久久没有发声,可所有的人都极富耐心地等待着。他才说:“那天我和他交流过,我说我可以帮他在网上搞一个捐款,先治好病。可他拒绝了。最后我们互留了QQ,回到温州半年后我浏览他的空间相册最后决定写下这本书,创作过程中还未告知他真正意图的情况下采访过他多次,可差不多一年后他的QQ再也没出现过彩色,我只看到他微博的最后一条更新信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