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郑国险被抓
这郑国本是治水高手,他带领一班秦国官员,跋山涉水,观测地形,走访百姓,逐步制定了引泾水东流注入
洛水的计划。
这个工程干起来就是将近十年,耗费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秦王也不时地派人去察看,一直进展不错。
而现在秦王加冕之后不久,刚刚稳定朝纲,有人举报郑国是韩国的奸细的事,就是要用这一庞大水利工程
把秦国拖垮,使秦国没有能力再去攻打六国,从而能解韩国灭亡之灾。
史上把这个称为“疲秦之计”。
秦王当下不由大怒:好你个郑国,寡人如此信任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闹半天你还是个奸细!
立即下令:把郑国给我抓起来,同时派人去详细调查,我要亲自审问!
这事一下子闹大了,满城上下议论纷纷,朝中的一些本国大臣、皇亲国戚、宗室大臣,遗老遗少们,本来就
因为秦王朝中大都是外来的客卿,执掌大权,秦王十分倚重他们,自己没有权势而心存不满很久了。
这一下子全爆发出来了。
纷纷到秦王面前说外人就是不能任用。
都不是真心向秦的,最好的也是为了个人私利,到关键时候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弄不好都是奸细,不可信,不可用。把他们都赶走吧!秦王盛怒之下,下了一个“逐客令”。
命令所有不是秦国人的人,都马上离开秦国,不予任用!
这一下涉及的人可太多了。
前面的茅焦,现任的客卿李斯,就连许多国家大臣、重臣,细究起来也都不是秦国本土人。
就说这个李斯,大家应该是都知道的。当时刚刚得到秦王的任用,正要大展宏图之际,忽然来了这么一个“逐客令”,也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心里感叹命运不济之余,他想:我不能就这样走了,要把话向秦王说明白。
于是他就写了一个致秦王的“谏逐客书”,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谏书。
李斯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事实证明秦国的强大与广泛任用国外人才有不可否认的联系;目前这种不分青红皂白
驱逐一切不是秦国人的做法无异于自毁国家,反助敌国,是很愚蠢的做法。
秦王看了这篇奏章,立时明白了自己一时感情用事,几乎毁了国家大计。
马上追回“逐客令”,承认自己的失误,召回了李斯,并封他为廷尉予以重用。
再回来说说引起这个麻烦的郑国吧。
郑国被抓起来,经过调查,他承认确实有那么一回事。
秦王令人把郑国押上大殿,十分生气的质问他:“朕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竟然是个细作!
该当何罪?”
郑国不慌不忙,走上前来,向秦王拜上说:“请秦王息怒,听郑国慢慢道来。”
“不错,最初,是韩王派我来要以工程疲秦,达到不能攻打消灭韩国的目的。作为韩国的子民,接受这样一
个任务,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也是我的职责,大王您难道不希望您的臣民也对您这样效忠吗?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郑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关中平原的百姓太苦了。
由于连年征战,本来就难以种好庄稼,而此地百姓又受盐碱地之苦,难以为生。更别提给国家交公粮了。而这个引泾入洛的工程,一旦完成,可改四万顷薄地为良田,使关中变为米粮川,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这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