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此结局,不论是悲是喜,都让人难以定论,韦笑笑既然选择了削发为尼,那这便是她最后的寄托,但愿枯灯黄烛,能够洗净她内心的那股仇怨。
而金陵,经历了此事后,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吴渊痊愈后,便亲自去前往韦笑笑所在的尼姑庵探望她,不过却并未见到,只是驻足了很久,又默默的离开了,韦笑笑只是不愿意见他而已,那这段往事,也该彻底的随风飘逝了。
案卷中吴渊下笔思量,只是将此事的来龙去脉简单阐述,凶手自知罪孽深重,皈依佛门,而金陵的百姓,亦以为事实也是这样。
吞金而死的孩童母亲被吴渊派人安置到了她的老家乡下,吴渊明知此事不可欺瞒,便托人婉转相告,虽有丧子之痛,但好在妇人知道了来龙去脉后,也算释然了,****清扫丧子坟前,就这样终老余生。
案子破了,司马长卿等人却并不显得高兴。只愿今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只要百姓人人安好,或许大宋也就再不会像之前那样颓靡不振了。
一晃眼已经到了初七。
久不知柳三消息的几人终于收到了一封来信。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与众君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各位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佳节已至,却不能与君同乐,甚悲。
北海之滨,与天常近,吾身皆尽安好,众位勿念,不待冰雪消逝,便可回归。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一纸笔墨是柳三熟悉的笔迹,若柳看到后反复读念,仿佛柳三现在就在她的面前一样。
“司马长卿大人,这柳大哥到底在什么地方啊?若柳姐读了好几遍我愣是没听出来!”虎子摸着后脑勺,郁闷不已的向着端坐着的司马长卿问道。
自己没怎么读过书,而柳三行里字间都是一些摇头晃脑的古文,着实让人费解。
司马长卿捋着长须,缓缓道“我也在纳闷,按理来说柳三不会走这么远才是,怎么突然去往了冰域?”
“冰域?”众人不解,鲜为人知的冰域极少有人听过,在大宋的疆域中也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地方。
只见司马长卿解释道“冰域乃是吐蕃王朝番属之地,而北海之滨更是最为神秘的一处圣地,柳三此次前去,距离我们已有万里之遥,这家伙,没事跑到哪里做什么?”
司马长卿前思后想都无法猜测柳三此行的用意,不过只要他没事,就任由他去吧。
听司马长卿这么说,几人算是对冰域有了一些了解,但柳三说他冰雪消融前便会回来,算算日子,离冰释起码还得再过一月多余。
虽是思念,但却无可奈何,只能任由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翘首期盼之中,白驹已走过三日。
而远在冰域的柳三和纳兰玲芝两人,此时早已抵达了逻娑。
与天一样的山峰,峰尖白雪皑皑,峭利的石壁久经风霜洗礼,厚重的岁月感扑面而来,这种神圣的气息让每个莅临此地的人们都无比的心旷神怡,柳三深深的吸了一口略带冰雪的空气,裹紧了身上的藏袍。
逻娑比两人想象的还要繁华一些,除了矗立的布达拉宫略显庄重宏伟,其余的城市布局倒是跟大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