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花簌簌的落下,却又温和的润化在了青石板路上,湿漉漉的地面留下一串串两人的脚印,若柳嘴角扬起着微笑,微微抬起头看了柳三一眼,索性往他身边靠了靠,欢喜的伸出纤纤玉手,承接着落在手心里的雪花瓣,就像一个贪玩的孩童,此时都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冬天,娘亲曾经告诉我,冬天是最干净的季节,做人要像雪花一样,冰清玉洁,一尘不染。”若柳欣赏着手心里的雪花瓣,看着它一点点的的消融,长长的睫毛就跟闪烁的银星一般美丽。
柳三笑了笑,将自己刚刚新换的外套披在了若柳的身上,因为习武的原因,他自己并不觉得冷,倒是若柳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却仍然不厌其烦的蹦蹦跳跳着。
“雪,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金陵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若柳耳朵微耸,听到柳三这样说,不由得红了脸,“此时双舞金陵人,谁悟郢中歌断绝”。要是一直是自己伴他左右就好了,不过柳三在说出这句词的时候,似乎仅仅是以人应景罢了。
路上的行人匆匆,随着脚步,两人不知不觉来到了若柳口中所说的城东那户大院。
从外面看,这是一座大户人家的宅落,门口有两尊半人高的石狮子,乌黑色的大门虚掩着,端正的门楣书写“家和万事兴”五个字,柳三甚是满意,自己孤儿一个,正是认识了这么多的伙伴,与他们一路走来,相处的时光才有了家人的感觉,这五个字正好不偏不倚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家,竟然感觉如此之近。
轻叩了几下铜铃,不多久,便听见里面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吱应了一声,碎叨叨的不知念叨着什么,然后步履蹒跚的拉开一条门缝,见是瑞雪,热情的脸上露出慈善的笑容,一双干枯的手使力推开有些厚重的大门,连忙招呼两人进屋说话。
柳三走下石阶,打量着周围,脸上笑意显露,看来他对这里还是相当满意的,只见院中干干净净,庭中长着一棵苍老的枇杷树,几方石台伴随左右,在院子的东南方向,老人又开垦出了一块菜地,精致小巧,几排油菜,虽然染了雪,却依然绿油油的漂亮。
四合院的样式,正房朝南,偏房相对,只是偌大的院子,怎么就剩老奶奶一个人了,她的子女又去了哪里。
随老人家进了屋,屋里炭火正旺,若柳脸红扑扑的,冻得哆嗦,搓了搓手,歇了会儿火才暖和了起来,三人闲聊了会,外面天寒地冻,里面却温暖如春。
老奶奶见两人长得俊秀,又年纪轻轻,不知想起了什么,惆怅的挪动着小脚,从篝火边刨出两个焦黄里嫩的洋芋蛋,边给剥皮边抱怨道“我那几个狼心狗肺的小崽,要是像你们俩这般懂事,就好了。”
说到老奶奶的家事,似乎老人家有倒不完的苦水,原来老人家膝下有四个子女,不过常年在外漂泊,很少回家探望她,不过小儿子今年考中了进士,也跟一户地主人家的闺女结了亲,所以在乡下修了大宅院,要她回去住,但金陵城内的房子闲着也是闲着,她便想托人照看着,没想到碰巧遇见了若柳,见这姑娘懂事迎人,老奶奶也愿意把房子托付给她。
“明早我那小伢子便会来接我,你们夫妻俩看起来也不像恶人,这院子暂且你们住着,银子我就收那些定银便够了。”老奶奶说起小儿子,虽然有些嗔怒,却脸上还是露出了骄傲的神色,柳三和若柳相视一笑,自然知道这是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