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饭辙去?
就更别说,这房子还能成街道办下金蛋的鸡,是那些工人们不用交房钱白住的地方了。
所以,要让他们腾退原房,等于让他剥皮抽筋,谁也不会轻易撒手。
而从政府的的角度讲,更关心的问题,是不能让百十口子人挨饿。
尽管“政策”规定,有些私房本该归还个人。但可别忘了,这个年代还算不上法制社会政策的弹性很大,你要非那“公民的私有财产究竟受不受保护”来说事,哪儿都不会卖你的账。
要真是较真,胳膊还能拧得过大腿吗?政策里不是还有一条,“一时腾退不出的先给房主立据,两三年内退还。”
人家就用一个“拖”字,到时候还是走不了,再给你立新字句。这么反复折腾你好几年,最后出个低价要给你收购了,你还能怎么办?
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愿再打“持久战”,耗不起这份神,所以,几轮拉锯战下来,便只有自动“缴械”,把私房让给了单位。
这里面可没有什么“觉悟”可言。“猫腻”的事儿才是免不了的。如果不屈心说的话。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