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女儿,这后宫就真的姓崔了!”
“以后宫掌控前朝、以后妃掌控皇嗣,这都是前霄外戚们惯用的伎俩!”周绰点头道,“这样难怪‘外戚’一派对老夫入京之事没有横加阻拦,原来他们正在谋划着更为长远的局势!”
秦骧坐在二人身侧,插嘴道:“其实让皇帝扩充后宫,也是秦骧的主意。那日皇帝在御史监察院接见晚生,我就劝谏他不要专宠徐皇后,安抚好崔太后,然后才能在朝堂之上有所作为。”
“你的建议的确是一时之计!”周沐说道,“不过也给崔氏的继续坐大提供了机会。”
秦骧却是云淡风轻地说道:“皇帝至今没有子嗣,这是我大盛朝的一大隐忧。作为臣子,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周绰点头道:“陛下专宠皇后,而皇后很有已经可能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于长远来看,确实不利于家国传承。秦骧如此建议倒也合理,但要遏制崔氏继续独霸后宫,我们周家就要与其他家族结成同盟,改变如今后宫中的局面。”
“周家、白家可以结成联盟。”秦骧说道,“相信白家也很需要与周家相互扶持;而东郭家,我倒是可以试着说服东郭棠,让他们不要与崔氏站在一起。此外徐皇后也是可以拉拢的盟友,毕竟她是皇帝最为宠爱的女人,周家和白家的女儿投靠到她的身边,一来可以加强皇后的权威,二来也有更多机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关键一点,还是要为陛下诞下子嗣!”周绰说道,“生育皇子的夫人和没有生育的夫人,在后宫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要抑制崔氏,为皇家绵延子嗣才是正途!”
周沐仔细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周、白两家素来交好,结成同盟倒不是难事,而且皇后应该也很需要来自名门望族的支持。只是有一点我很担心——遏制住了崔氏的膨胀,我们周家或者白家是否就要取代他们成为新的‘外戚’,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党争?”
周沐的担心不无道理,前霄时期就是如此,旧有的掌权外戚被打倒之后,新的外戚上台干政;而当新的外戚与皇帝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后,双发就会爆发激烈的权力之争,其他的家族又趁虚而入……周而复始、概莫如是。而更可怕的是,作为外戚干政的“副产品”,宦官游走在外戚和皇帝之间,逐渐攫取权力,趁机坐大、祸乱朝政,演变成为王朝的毒瘤。
周沐的顾虑不言自明,眼下的局面,与前霄时期极为类似,崔氏就是那家掌权的外戚,而周、白联盟自然就是未来的外戚势力,一旦双方爆发激烈的权力之争,受伤的只能是朝政和整个天下!这是周沐和周绰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秦骧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他却是摇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上御史大人忽略了一个人——皇帝。他才是未来朝局的掌控者、天下的主宰,只要他不愿意让外戚掌权,外戚就没有弄权的机会。两位大人不是看见了吗,尚书台的设立,就是他为了在暗中培蓄自己的势力。我看今后朝堂上的重臣,十有八九都将是出自这个衙门!”
“此话不错!”周沐点头道,“陛下即将推行新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东郭棠率先提出了他的《新政时议疏》,就是要刻意引导陛下,将革新朝政的重点放在遏制外戚和宦官干政、提拔寒门士子这条方略上。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东郭家的想法与我们倒是不谋而合。”
“东郭棠既然提出了建议,就是看穿了皇帝的心思。”秦骧点头道,“只有后宫和前朝一并发力,才能彻底遏制崔氏继续坐大,也才能彻底根除外戚干政的故事。”
“话是不错,但是要送谁入宫好呢?”周沐和周绰同时陷入了沉思。周蕙茞和周蕙荃自然是不可能了,她们已经许给了秦骧,而且年纪都超过了“十六”这个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