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是十三个“官凭马商”家族中最早搭上萧鲎这根线的人,也正是在他的引荐之下,这十三个家族组成了同盟,策应身在朝中的萧鲎,里应外合赚取暴利。萧鲎对董寿倍加赏识,不仅因为每年他进献的“例银”最丰,更因为此人手中握有“刀”,可以帮他做一些“脏活”。
董寿为人豪爽,颇讲江湖义气,因而在他身边聚拢了一群流亡江湖的豪客。正是在这帮亡命之徒的帮助下,他带领着其他十二个家族控制住了关外小部落的马匹生意,只准他们将老弱病马卖给中原朝廷,而他们可以用最低廉的价格购得部落中最优质的马匹。对此,这些小部落的首领纵然心有怨气,但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煞神”。
曾经有部落不听从董寿的“劝告”,给朝廷提供优质的战马,结果第二年朝廷采购马匹的使者便没有向他们采购,边关也对他们关闭了!这样的结果再明确不过地告诉了这些靠在边关与中原人进行商贸活动才能生存下来的小部落——董寿所代表的“官凭马商”可以对朝廷马政施加影响,如果不按这些人的意思办,他们就很难在边关继续生存下去。
这次董寿莫名其妙地被官府抓了去,问的竟是“是否与外族勾连”,他们这些“官凭马商”为获得更好的马匹,哪一个不曾讨好西域甚至是鹰戎的高层?这中间究竟有多少构成“奸细罪”,只有官府说了算。因而他一口咬定自己没有与外族勾连,想以拖待变,他心里很清楚只要官府找不到真凭实据,朝中就会有人替他们作保。
然而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到自己手下的那帮亡命之徒竟然会做出“劫狱”这种蠢事,这样一来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过既然已经被救出来了,董寿也没打算再在甘南郡待下去,像他这样的人谁没有给自己安排好后路!
十几名匪徒护着董寿逃出了城外,连家都不敢回就一路向西跑到了一座荒山之中。这座荒山与“玉阳走廊”相隔不过数十里,但由于山势陡峭,甚至都找不到路,所以要想翻过这区区数十里,难度不亚于登天。
然而董氏家族是靠走私马匹起家的,对于“玉阳走廊”中存在的一些暗道、小道最是熟悉,他选择来到这座荒山,正是因为这里有一条他早就看好了的逃生之路。
荒山深处藏着一个洞穴,洞穴的内部其实是一条已经干涸的地下河道,河道的出口就在阳城关外五里之远,当然出口被精心掩藏了,一般人很难看出来。原本这是一条走私马匹的绝佳通道,如今成了董寿的逃命通道,沿着这条河道走就可以轻易地避开阳城关的盘查,他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中原了。
在暗道中行走,董寿心里有些不舍——他惦念着家中挣下的亿万家财,不想就此一走了之;同时他也暗骂着这十几个鲁莽的江湖草莽,明明不会有什么大麻烦,如今竟要跟他们亡命天涯。但他不敢说出口,这些人如此仗义也是为了自己,只不过没有他考虑的那么周全罢了。
两个时辰后。
“董大哥,就快到出口了!”一名脸上有刀疤的狂徒说道。
“熄灭火把!”董寿命令道,他们纵然出了阳城关,但仍在守关军的视线范围之内,火把只会引来他们的搜索。
众人熄灭了火把,摸索着找到了出口,那里被一块岩石堵住了——正是当年董寿为隐藏这条暗道命人堵上的。两名大汉将这块石头推开之后,众人鱼贯而出,深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这暗道中的味道实在够呛!董老大,接下来我们去哪儿?”那名刀疤狂徒问道。
董寿指着西南方向,说道:“去‘白鸢部’!”白鸢部是在边关附近游牧的小部落,董寿在这个部落中安排好了骆驼、马匹和钱粮,平时是他前往西域时的落脚点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