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少年的话还没讲完,稍感意外。
“但恨着他们的同时,多少能明白他们的想法了!”
老僧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从少年的手中接过竹帚。
“连,你来了庙里六年,也打扫这山门了六年,你觉得每天落下的叶子,然后你每天都要不厌其烦的把他们扫干净这样做有意义吗?”
由于之前的问题,少年的胆量也大了起来,“一开始是觉得很烦,每天都要干,特别是地上有水的日子,叶子全粘在了一起,怎么也扫不掉,而到了第二天叶子又重新掉来下,又要重新干,每天都要不停的扫,好像永远都做不完一样。”
“所以,你坚持到了第二年,有一天你就没有做了”老僧还是拿起竹帚,轻轻的扫起地,虽然看上去没用什么力,但效果却意外的好,地上的树叶很配合的跟着竹帚的摆动被扫开。
“是的……”少年再一次低下了头,细声继续说道,“然后到了第二天,我发现叶子越堆越多,量是前一天累积起来的程度,一并扫起来花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两倍,甚至更多……所以之后我再也没有放弃过。”
“那你觉得这个辛苦吗?”
“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累,觉得看些看似只是扫叶子的事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可现在,就像习惯了一样,扫起来就像能控制他们一样,都变得容易了!”
“是的,就是这样的!”从最初开始都不动声色的老僧居然微微的笑了笑,“那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树叶的习惯了……”少年纠结了一下说道。
“恩”老僧继续笑道。
“经验老道的船夫,靠着一支桨就能像一只大鱼一样在河里来去自如,劳作多年的农夫,在田里手中插着秧,却能精确把控每一支秧苗的位置……这就是因为体会,因为他们能体会所工作事物的感受”老僧手中的竹帚如御风一般,每一片树叶都如同被牵扯住一般规规矩矩的聚成了整齐的一堆,完全没有一丝纰漏。
少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眼中还是透着股迷茫,不过多少都是理解了一些他的意思。
见此,老僧继续说道,“你知道释迦牟尼的故事吧?”
对于自己侍奉教义的创立者,少年当然清楚,他点了点头。
“他在凡世的试炼中觉醒了自身,在29岁的时候出家修行,看破了种种,一心想着普世济世,最终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的是人世之中纷争还是不断,施暴和受暴一直都存在着,没有断绝过;他也是成功了,他留下了佛这一拯救万世的因,而极乐之境的果在某一天就必然实现”老僧激动的说道,脸上焕发出不属于他年龄红润的气色,“不过拥有如此觉悟的他,没能拯救世人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人们的念望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少年试着回答道。
“不,因为他是个无欲无望的真佛。”
“啊?既然已经是真佛,断七情六欲而成圣,反而救不了世人?”
“正是如此才不行”老僧咳了咳,“因为他无法知道树叶的想法,所以驾驭不了树叶……他不懂得仇恨,又怎么能救济得了世界上的那些仇恨呢?”
少年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
老僧对少年的反应很满意,再次对着少年点头道,“跟我来,现在的你已经可以授戒了!”
“什么?不不不!”少年惊慌的摇手道,“我还远没有到达那个资格,我现在才15!”
“那有什么关系,现在那些比丘,在受戒的时候远不及你的领悟,尚且也只有受戒后,你才能开始你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