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常一起玩,一起聊天。
那天,一个教书先生来了,教了他们一个时辰,阿俊能背下不少来,而他,却一句也念不出来。
“觉得自己笨?”
“嗯……嗯。”
小男孩虽有些不甘心,不愿承认自己比讨厌的阿俊笨,但最后还是老实地点了点头。
他不怎么会说谎。
圆质和尚看着小男孩又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却是摇了摇头。
中年摊主和小男孩都只以为他是有些失望,圆质和尚却道:“笨不笨,聪明不聪明,又有什么关系?”
他忽然伸出了手,掌心向上,去接那天上纷扬而下的雪花。
半空中,有些雪花在冷风的呼啸声中打着旋儿避开了他的手掌,而有一片,却正好落在了他的掌心。
那雪花,因圆质和尚掌心的温度,迅速化作了一滩雪水。
而其他的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了地上,一层一层堆叠,堆成了一地厚厚的积雪。
圆质和尚道:“你看,这片雪花,不过是恰好落在我的手中,才变成了雪水,我们姑且叫它聪明;而其他的雪花呢,它们来年开春,才会融化,才会化作雪水,我们爱叫它笨。”
“可是,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圆质和尚摇了摇头,自问自答道:“并没有,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雪水最后的结局,不过都是流向江河之中,汇入汪洋。”
“笨与聪明,也不过是结局的先后而已,并不重要。”
小男孩摇了摇头,听得一愣一愣的,圆质和尚在讲什么,他不懂。
中年摊主不惑之年,却也满腹疑惑。
圆质和尚的这番话,绕得他晕头转向,他也听得一愣一愣,半懂不懂。
聪明就是聪明,笨就是笨,哪会不重要?
难道,要等到七老八十才考上举人?
圆质和尚看着他们父子俩那一模一样、满头问号的表情,知道自己犯了他们大悲寺那一贯爱讲晦涩大道理的毛病。
于是就此打住,不讲。
他拿过小男孩手中的那本翻开的《三字经》,替他合上,然后放回他的手心中。
有时候,书,并不需要翻开看。
他问小男孩道:“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吗?”
小男孩那有些自卑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亮光。
“嗯。”
他很是用力、很是骄傲地点了点头。
“那阿俊呢?”
“他……他比我皮,他阿娘叫他帮忙拿东西,他都不拿的,我会拿,我不敢偷爹爹阿娘的钱,因为那都是辛苦赚来的,可他敢。”
他渴望地看着圆质和尚,他知道,他是比阿俊乖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比他好。
可爹爹阿娘不这么想,乖又有什么用,阿俊终究是比他聪明,他已经进了学堂,《三字经》快学了一大半了,将来一定比自己有出息。
而他,放下书便忘,一句“之乎者也”也背不出来。
他太需要别人承认自己了。
圆质和尚看着小男孩期待渴望的眼神,并没有让他失望。
他道:“这样啊,你既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便已经比他先学完了《三字经》,可以开始学些别的了。”
圆质和尚又开始盘摸小男孩的头顶,像揉着一个面团。
一点金光,悄悄从圆质和尚的指缝,渡入小男孩的识海之中,微不可察地潜伏下来。
金鳞试,阿秀姑娘最后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