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枭自认颠锅已经颠的极好,基本上到了瓶颈了,很难再进一步,却不知道冯子期又有什么办法,能让他的火候控制更上一层楼?
冯子期笑的越发灿烂,“你不是读大学呢吗?大学食堂,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营地嘛!”
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林枭瞬间明白了冯子期的意思。
中国菜是有分量限制的,从点菜上就能看出端倪,两个人三个菜,三个人四个菜,总之,菜肴数目要比人数多一道。
换句话说,饭店里的一道菜的分量,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的饭量。
每一锅炒菜都是精致小炒,无论是肉类还是青菜,分量都是可控的。
大学食堂却不一样,每一道菜,都要至少供应二十个学生,等于把饭店里的小炒扩大二十倍。
这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一个锅炒这么大分量的菜,就意味着各处必然受热不均,厨师翻炒的力度要远远超过单盘小炒。
当然,也有简单点的解决办法,比如加水,多加水以后,菜肴的烹饪方式就由炒变成了煮和蒸,而无论煮还是蒸,所有食材都处于水分的控制范围,温度必然统一。
炖菜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家常的炖菜里,往往放了五花肉或者骨头,这样熬制出的汤头鲜美,而食堂中,必然不会有这样的条件,就只剩下水上的浮油,所以人们才会觉得食堂的菜,很难吃。
看到林枭已经大致明白自己的意思,冯子期再次开口道:“而且你在北京饭店,也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了,是不是?”
林枭一凛,的确如此,因为这样的大饭店,都有自己固定的食谱,每个月推出一两款新菜已经算是不错,而他在北京饭店已经呆了差不多半年,平均下来,每个特色餐厅都呆了一个月左右。
各个餐厅的食谱上的菜色,不说全部见过,也差不多了,食材,烹饪手法,和烹饪过程也都有所了解,欠缺的只是自己亲自动手的火候。
就像是他当初在川府人家偷师,每一道菜的过程都清楚明白,可还是要自己亲手做上二三十次,才算初步掌握。
冯子期弹了下手指:“就这样了,北京饭店,你以后周末去一天,你现在就在华夏大学的食堂里打工,周一到周五,食堂方面会给你一个窗口,你决定每日菜色,中午和晚上,做两顿饭。”
林枭讪笑两声:“食堂是您开的吗?”
说进食堂就进食堂,还一天只做两顿饭,周一到周五,他要是食堂的运营人,绝不会同意这样的条款。
冯子期笑了:“我做不到,不代表你做不到。”
林枭愕然:“我?”
冯子期意有所指的笑了笑:“谁让你有个好哥哥呢!”
林枭恍然大悟,如果是沈西城出面,那的确没问题。
林枭顿时雄心万丈:“好,那我就试试!”
果然,当天晚上,沈西城就打了电话,第二天一大早,辅导员白清亲自过来,引着林枭到了食堂里,和食堂的大师傅打了招呼:“这是我们院的林枭同学,他这段时间勤工俭学,就麻烦您了。”
那师傅姓吴,上下瞄了林枭一眼,微一点头表示知道了。
白清看着林枭,含糊地道:“那你和吴师傅商量一下,我还有事,先走了。”
林枭点了点头,幸好学校的课程是学分制,他只要修够了学分就可以毕业,他已经根据食堂的时间,把课程都调整到了上午一二节,和下午一二节。
还有一些选修的课程,只要最后考试过了就可以,这也是沈西城打了招呼的。
待白清一走,食堂的几个师傅立刻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