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非常县长 > 第24章 入冬穿单衣,军中生怨气

第24章 入冬穿单衣,军中生怨气(1 / 2)

和湘鄂赣挺进军政治部主任刘亦武谈判的事,终于有了结果。虽然没沾到什么便宜,但也合符徐蒙书的心里预期,藏在心底的压力一下全释放出来。在两大集团军的阴影下生存,最终会有个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测,接受改编应该是较好的结局,对部下和家属都有个交待。加入湘鄂赣挺进军第四支队,徐蒙书心里依然不踏实,是福是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徐蒙书想这么重大的事,首先得向父亲报告一下,征求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徐蒙书有把握相信,见多识广的父亲一定会支持谈判。徐英方这两天也见到了那三个国军军官,知道他们为收编而来,但具体谈到那一步,谈判结果如何他确实不知道,毕竟是老了不中用了,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儿子的事。

徐蒙书来到父亲房间,向父亲报告了这两天发生的事。父亲也同意攺编的事,他知道一旦党国有人起疑心,怀疑跟赤党有瓜葛,不论你是真是假,发兵剿灭是迟早的事。义宁县更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王总部、李总部两支大部队,随便那一支都能踏平祟河,洗马新民。徐英方告诉儿子蒙书,他经历民国二十几年风雨,深知党国中一些人的秉性。要他多留个心眼,不要过份相信别人,免得受骗上当。

徐蒙书点头答应,从父亲那里出来。他决定先开个军官会,把情况通报一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徐蒙书叫勤务兵通知军官到大队部开会,没多久军官们就到齐了,徐蒙书一点名,十二个军官到了十一人。只有军需副官徐高天缺席,他同刘亦武主任去漫江总部拉被装。

徐蒙书说:“最近来了三个国军军官,我相信大家也猜到了,他们确实为改编的事来的。对于改编我也很纠结,从内心来讲我不愿改编,拉起一支队伍不容易,接受改编有违初衷。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十集团军在我们东边,湘鄂赣挺进军在我们南边,参加长沙战役的鬼子在我们西边,仅北面有个缺口,但出了义宁县到湖北通山、崇阳也是鬼子的天下。我们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光凭新民乡这一亩三分地,我们想守也守不住。”

其实徐蒙书说的情况,大家也仔细想过,新民群山环抱,进出不易,是个能攻能守的好地方,但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把握能长期坚守。徐蒙书继续说:“我们成立自卫军的目的,是要保境安民,地方自治。没有反对党国的意思,更不想拖枪造反,当山大王。现在有人告我们的状,说我们有赤党嫌疑,请熊省长派兵进剿。到了这种地步,不接受改编还能怎样?我们可以打了就跑,可家属和父老乡亲怎么办?”

到会的十一名军官,异口同声:“听大队长的。”

徐蒙书满意地摆摆手:“好,就这么定了。换装之后,开跋新驻地新湾乡回坑村。”

第二天,军需副官徐高天押着三大车衣物回来了。徐蒙书督促各中队赶紧换装,并将两个中队扩充为三个中队,把作战参谋匡胜农提为副大队长,训练参谋卢以升派去任中队长。换装完毕,徐蒙书带着三个中队,打着“湘鄂赣挺进军第四支队第三大队”的旗子,告别故乡新民,向新湾乡回坑村进发。走之前,徐蒙书听说柯县长把崇河乡的牌子,换成了新民乡的新招牌。徐蒙书一笑,说我也觉得新民乡比崇河乡好听。

经过两天行军,下午三点到达回坑村。这地方地域狭小,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三个中队借宿老百姓家中。徐蒙书一到回坑村,顾不上洗脸休息,带着副大队长匡胜农出来看地形。徐蒙书虽然是义宁人,只在修河南岸富足的大山里生活过,对修河北岸的地形并不熟悉。这里山高陡峭,植被不太茂盛,青石灰岩居多,一旦发生战事,挖掘战壕的难度很大。从这往北二十多公里,就是湖北省通山县。

徐蒙书对总部安排驻军回坑,还是很理解的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