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贩马过来。第五,木器坊的水车、家具、马车都很热销。第六,铁器坊已经让我扩大了,在汶上开了一座矿山,现在日产生铁一千二百多斤,扩展到四五百人规模是迟早的事情。第六就私盐,目前规模还是那样,能够庄上日常的开销。第七就是筹建中的药铺了,再有二两个月就开业。第八我最近得宝贝了。”
吴用认真听着,没想到朱明这生意真是越做越大,摊子铺开,只要稳定上一年,钱财哗哗的来。
“哥哥得到的什么宝贝?”吴用问。
朱明道:“跟我去看看吧。”
朱明也不打算隐瞒吴用,两人骑了马出了营地沿着小路去了庄稼地,先来到了棉花地里,这大片地一共五千亩,一万斤棉花本来种不了这么多地,但是考虑到土地贫瘠,没有化肥,因而种的稀疏了些,虽然会减产,但是生产的棉花好。几十个庄客正忙碌呢,有指挥毛驴转动水车提水的。
吴用眼尖,过去看了看水车道:“这水车是直上直下,转动绞盘通过链轮把井底的水提上来的,不过也有些浪费,要么需要一个人,要么需要一头毛驴,哥哥何不用风力提水。”
朱明忙问:“你知道咋做?”
吴用摇摇头:“我也没见过实物,只从一本古书上看到过,就是在水车上建造一个四个叶片的风车,风大时候转动风车就把水提上来了。”
“咱们这春天干旱,但是风很大,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我让木器作坊研究研究。”朱明叹道。
吴用道:“哥哥还是快让我看宝贝吧。”
朱明一指着地里一尺多高的苗子道:“这就是其中之一宝,叫做棉花。这种作物能长到一三尺多高,结一种桃子形状的果子,成熟后果实裂开里面雪白的绒,虽然比不了羊绒蚕丝,但是可以织布做衣服,也可以做被子,用途异常广泛,如果推广开来可以替代麻布。”
“这棉花产量如何,一亩能产多少棉绒。”
“最少两石,另外还有种子数量不等。反正只要有了这个东西老百姓就不愁没有衣服穿,没有被子盖了,天大的好处。”朱明高兴的介绍说。
吴用是饱读诗书的人,自然明白丝绸价格贵,老百姓穿不起,麻布又太粗了,如果出现了一个新品种,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好,果然是宝贝,哥哥打算如何利用这个宝贝。”吴用问。
朱明道:“前两年我打算靠销售种子和织布做衣服赚钱,等推广开来了就主要以开加工厂,织布做衣服赚钱。”
吴用惊讶不已,不知道朱明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好的作物。
紧跟着朱明又带吴用到了另外一片地方,这里只有区区几百亩,这里种的是玉米,也就是玉米,由于大批的玉米要等麦收后种,这里只有三百来亩,已经长到两尺高了。
吴用仔细观看,依然摇头道:“虽然叶子和高粱有些像,但是肯定不是同一种东西,没见过。”
“没见过就对了,这是玉米,是从很远很远的西方得来的种子,这种玉米适合麦收后播种,中秋节前就收获了,时间短,但是产量极高,肥水好的田地亩产十石。”
“我没听错吧,是十石?不是四石。”吴用用手比划着。
朱明道:“没错,是十石,普通的地块六七石也没有任何问题,不仅仅产量高更为主要的是这个玉米色泽金黄,可以直接水煮了食用,更可以磨面做饼。还可以饲喂马匹牛羊鸡鸭鹅。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亩可产晒干的秸秆两千斤左右,这玉米秸秆粉碎后可以饲喂牛羊马匹,端的是好处多多,你说这算不算宝贝。”
吴用惊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乱世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