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国依旧有条不紊,就像陈子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有些敏感的人,已经预感到天下大乱的开始。这次的事情是谈判,更像是一场赌博。虽然说解决内部闹矛盾最好的办法爱就是战争,但前提是,需要有几个人上下一心。
如若派出去的人都不能统一战线,那么这一仗,还能好打么?
现在的大唐虽然暂时稳定,但作为现在的最高权力的执行者,陈子远心中更清楚这背后的故事。
上下意见不一样,将领和士兵的意见不一样。权利,这两个字压在许多人的身上让他们假装听话,可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两个字就会被击碎。
所以比起这一仗该不该打,陈子远更明白,现在是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
一旦输了,大唐就会功亏一篑,一瞬间土崩瓦解。
就像是两个人在那里,一个人用权利领导着另一个人。可两个人之间,实际上没有任何想法是一样的。那么当外力冲击,当这个人手中的权利作用没那么大以后,另一个人会直接反叛,去完成自己的想法。
所以陈子远,其实也留给了自己一个难题。
这一仗不得不打,现在要打了,事情也很多。
陈子远给了战争一个很好的理由,很正义。这理由在这里一摆,能让不少反对这场战争的人都乖乖过来。
因为有理,理直则气壮。当然,有些人哪怕没有理也可以假装很有理的样子,让有理的人反而有些害怕。
哪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都是有理为主。这打仗,也自然要有想法为主。如若想法没了,如若没了正义,也就没人支持。
自古以来,胜利的只有正义之师。于是,每场战争两方都是正义的。具体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这些问题没人会思考。战争的当事人清楚,他们都是假的,这战争打起来了,就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那些平民百姓,他们只要知道自己的国家是正义的,别的事情就不用管了。
所以说起来,这个问题更像是掩耳盗铃。虽然没什么用处,但的确会让自己心安一点。
陈子远现在所提出来的正义,就是收回自己的领土。这个正义实在是太正义了,正义到陈子远都开始相信自己的目的。这场战争打起来,简直没有不胜利的道理。
永远没人能真正的想清楚这些,其实陈子远自己,也不能。
这背后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去化解。这种大事的对错,几十年几百年都看不出来。就像大唐现在两百多年,可能不会想到因为怕劳民伤财而没有消灭的小国现在对于大唐有了威胁。这些,都是前人的错,现在才能察觉出来。
或许只有等到未来,可能大唐消失了。书上记载着这段历史被后市的各种专家分析,才能真正的分析出事情究竟是对是错。那个时候,什么都不在了。
多少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现在,命令已经下去了,上下都已经调动了起来。陈子远要聚集的是五万人,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这样一个数字的人数,面对匈奴可以让陈子远更有信心,让他更相信自己的人。
人太多了,消耗太大。现在国库亏空,南方也不稳,这么下去自己什么都难以得到。这场战斗除了解决内部矛盾,收回北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陈子远可不希望自己这一仗打的国库亏损,最终难以愈合。那样的话,就真正的得不偿失了。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现在成了一个天天躺在龙床上吃东西的废物。陈子远现在做这些,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这个自己曾经救过的男人。
五万人的聚集本身不应该是一件难事,可现在关键在于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