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绝非一件易事。
田集的身边要有人,不是一同前来杀人的其他武道高手,便是营地里的人。
殷水流的目光从几个仆臣甲兵们的脸上掠过。
外患迫在眉睫,内忧蠢蠢欲动。
朝霞照来。
殷水流举步欲走的脚步忽地一顿。
一众仆臣甲兵看着自家主上沐浴在朝阳里,把头微微仰着,望着那在商殷谚语里能给予人无限希望的旭日,便如迎阳而绽的向日葵花。
“尚家宰,你来陪本君走走。”
尚家宰便是尚喜,乃是商殷家臣体系中的第一要职,又可谓之为家相。而家臣们对殷水流的君上之称,非特指天子或是国君,而是指商殷封君。在商殷,君非国主专享之称,卿大夫亦可被家臣称为主君。
和开国时商殷的分封诸侯不同,封君制是商殷两百年前无奈为之的改革之举,以此来取代分封制,因为所谓的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在如今商殷可怜兮兮的土地和人口资源面前,实在是让天子为难,再行分封小宗诸侯,天子只怕立坠之地都要没了。
殷水流之类的封君比之地球战国的封君而言,虽然能如诸侯一般,拥有封邑自主权,子女亦可被人称之为公子公女,却非世代承袭,三五代之后封地治理权交由天子,彼时的封君后裔再非殷氏之嗣,而是出了五服的商姓旁氏。
这种改革,保留了商殷最后的一丝尊严。
这方世界的商殷和地球历史上的春秋周室十分相似,同样的卿大夫把持国政,家臣把持卿大夫的家政。尤其这个武道世界,商殷的大宗小宗之主无一不是武道高手,忙于武事,疏于政务,更是对家臣故意放权,而作为掣肘,他们选择的政务代理人大多是尚喜之类没有后代的寺人。
寺人即阉人,在商殷而言,自宫为寺人,是一条青云大道,尤其是对庶民而言,更是如此。
太阴寺。
商殷王朝设立的特殊武学机构,只收录去除命根的自宫者,自大商定王设立以来,已经延续了七百余年,作为商殷王朝最为依仗的武道力量,太阴寺的地位在殷氏崇高无比。除却商天子,所有商殷王族均要对太阴寺主行弟子礼。
尚喜是太阴寺出来的普通寺人,失去参悟太阴寺的最高武学诀要《太阴真经》《厥阴剑法》《少阴绵掌》的资格,和大多数普通寺人的命运一样,在期满出寺时或入商宫为天子奴,或为其他小宗奴。这些能识文断字,又能充当侍卫的寺人是商殷王朝最大的特色之一,如尚喜般因照顾主君十几载而成为仆臣之巅,手握赫赫权柄的不在少数。
营地筑在悬崖之下,西面是轰隆隆的瀑布四溅。
殷水流的所谓走走,只是往前走了几十步有余,那里临崖地势比别处高些。他迎着山风,望着远处,问道:“可知道此处具体叫什么?”
“乡里鄙民称此地为夹山。”
“称之夹山,衬托不出此处地势之恶,本君将此地称之为瓮地,请君入瓮之瓮。”
请君入瓮这四字成语出自地球历史上的武则天时期,尚喜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这不是什么好词。
“你太阴寺人出身,读过六卷兵书《吕韬》。本君问你,敌军围而待攻,我军士气萎靡不振,以此地地形而言,又当称之为什么?”
“死地。”
尚喜嘴唇微颤,若非殷水流神情平静,他定然说不出这两个字。
旭日渐升渐高,殷水流的嘴角露出几许讥讽:“为了将本君逼入死地,殷茂全的邑仓里不知少了多少血纹精玉。”
血纹精玉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