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这个势头,章言很快就被老板所重视,间接杀害李淼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在尝到甜头之后也越来越小,正好报社的老主编退了下来,他也顺理成章的得到了竞争主编位置的机会,可万万没想到,原本被自己视如囊中之物的机会,最后却败给了他人。
但现在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由于李淼的死,警察在盘问过报社的一干人等后,终于顺藤摸瓜的找到了自己……
……
……
罗雀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故事,将剧情编织的更加合理却富有张力,也符合“观落阴”主题的要求,在结尾处更是为许学文布下了一道题。
这道题难吗?不难,比起之前主线人物之死,这似乎更能让后来者有发挥创作的空间。
“如果是我,那我肯定会在结尾处就会让章言直接进班房,然后供出一切都是凤姑的教唆,看接下来的人怎么编!”一位创作组的同事听完后,轻声的跟身边人道。
“你小子挺毒啊,嘘,安静听。”
类似的议论还有,但罗雀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他从不认为凭借这些微末伎俩就能扳道许学文,妄图将故事说进死局让对方去接,那么结局就会像自己一样,重新构建剧情线,接过故事的掌控权,这种情况出现一次就够了。
罗雀现在要做的,也是最能打败许学文的方式,就一个字——算!
算出对方接下来的大致故事脉络,这种「算」听上去玄乎,但其实一点都不难,拿网络小说举例,可能一般小说看多了的老白会有许多这样的经历。
当你点开一部新书,只看前三万字,书中之后的故事就能猜出个七七八八,这就是俗称的“套路模板化”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可能就是作者文笔的高低以及运用套路的熟练度。
同样即便是在故事接龙中,也是可以运用的,但怎样让对方往你设计好的剧本里走呢?
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在罗雀刚才的故事中,他在推进剧情方面的描述很少,大多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故事背景,这一点,才是罗雀故事中最主要目的。
如果把故事比作人体,那么一开始,许学文相当给了罗雀一堆碎肉,想让他慢慢咀嚼,而没想到的是,罗雀反而利用这些碎肉组成了一副骨架,零零散散的拼了起来!
肉,始终是要依附在骨架之上的,任你在如何编,都逃不出这个范围!
我自己搭起来的骨架,想算出你拼的哪块肉还不容易?
罗雀一点都不担心对方另起炉灶,别忘了接龙的规则——要是故事出现前后矛盾,就算输!
然而,在听过许学文的第二段故事发展后,罗雀觉的还是低估了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