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点的场地清理已经完成,四周的围墙已经开始施工。因为开采有限所以只有地基采用石料,而围墙则使用外包砖内夯土。繁琐了点,但也符合当下实际情况。原本有人建议的用木头围墙的提议被吴世林否决掉,因为木头迟早会腐烂掉。
基础已经施工的差不多了,内部的路网也基本规划完毕。整体分为三个功能区,一个是居住区,一个是生产区,一个是办公区。居住区和生产区所占面积较多。
不过最先开工建造的是办公区建筑,三层的综合办公楼和单层“大跨度”中央会议中心已经早早的开始施工。
按照穿越众的计划打算盖完这两栋楼再开第二次全体大会,也就是举行“建国大业”。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太形式主义了。尽管很多人反应打算尽早一些建国,但是所谓的委员会就是不温不火。
但是架不住人多,所以委员会便加快了办公楼的工程进度,并且调至优先级,所需材料人员优先供应。另外还有建国筹备会也被催着赶紧出台完整方案,因为效率实在是太慢。
不过这也没办法,因为大家都很忙。
此时季和林在巡逻任务交给副手,本人则跟着邵文礼的考察队前往海边勘察适合建造造船厂的位置。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未来前往未知年代“中国大陆”的船一定是体型庞大的帆船。这对造船厂厂址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像造小渔船那样简单。
根据前期筛选出来的几个预选地点,勘察队将前往实地考察。
劈开一路荆棘,勘察队终于来到第一个考察点。这里在后世是西雅图一个十分重要货物枢纽站,远洋货轮从码头卸货,然后通过港区的铁路直接运往各地,为了方便还有一些工厂就近设立在这里。
季和林一眼相中这里便说到:“绍老师,我觉得就这边了。从资料上来看,这边再后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虽然没有开过造船厂,但是个人觉得看着地质造帆船还是可以的。”
对此邵文礼也有些认同:“是挺不错的,另外从整体上来看,这边也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距离咱们的根据地也不算太远,周边也有挺大的一片平地,以后开设其他配套工厂也方便。所以准备被选为第一个考察点。”
在一旁四处观望的王少伯回头说:“现在渔船停泊的小河湾,不也还行嘛?百来米宽耶!”
季和林白了一眼:“就那么点,造个小渔船可以在那边,但是咱们是要造大船的,小兄弟。那点小庙根本容不下大佛。”
“好吧,我没说。”王少伯一转身喊到:“王大羽,你带几个人我们过去那边,准备在那盖个临时的办公点。”
随后邵文礼带着部分队员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在与季和林等二把刀的相关专业人员沟通下,最终确定了关于造船的草案。
除了这个点,还有几个点需要考察,因为此次不仅要勘察造船厂位置,还有勘察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在王少伯指挥殷地安土著搭个简易窝棚凉亭的时候,被划归农业委员管辖渔船缓慢驶入勘察队所在的海湾,准备接勘察队去下一个考察点。
……
……
分隔段
……
……
陆川此时正在训练第一批三十多个殷地安土著新兵,按照委员会的计划,打算以后尽量让土著充当主力。特别是这一次征伐回来,加快了这个计划的进度。
因为每一个穿越众都是宝贵的,在第二次征伐土著的时候,有一名土著的毒箭从一名穿越众脖子边射过。后来发现虽然无法立即致死,但是会让中箭者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