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了一口气,血腥的味道顿时灌满了他的鼻息,他不愿意再看姬政,转身大步离去了。回到营地,看着那只香喷喷的烤鸡,张循只觉得恶心,他命令俞刻端走,然后他找出那壶珍藏的绡裾酒,狠狠灌了一大口。
离开大部队第十天,两万精锐已经绕过翼谷抵达了齐国腹地,这里距离翼谷关内不足百里,距离都城临淄也只剩三百余里。张循率部来到一片开阔地,果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齐国军队,看来齐国人分兵阻击了。
俞刻探明之后向张循汇报,“张将军,前方有四万多齐军,是我军两倍。我们无法避开他们,该如何应敌?”
张循看着姬政,问道:“姬将军,有什么想法。”
“不交战。”
“怎讲?”
“我们的任务是牵制齐军,如果齐军分出四万人来阻击我们,那么留守翼谷关内的人马就不多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对峙,牵制齐国兵力。”
张循点了点头,命俞刻传令,“建立阵地,严守防线,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击。”
姬政补充道:“另外还须派人严密监视翼谷方面的动态,我估计吴王准备行动了。”
“嗯!大战在即了!”
与此同时,驻扎在艾陵以西的联军营地里突然来了一个人,这人名为郭术,自称是齐国副将,他来此的目的是代表主将向吴王投诚。
吴王好奇,他虽然并不相信齐国人会投诚,但还是打算见一见这个叫郭术的人。
郭术四十岁的样子,身材高大,器宇不凡,他大步走进营帐,恭敬而不失体面的向吴王行礼,而后递上了主将亲手撰写的投诚书。
吴王接过投诚书,读了一遍,不禁大笑道:“哈哈,投诚?这种骗三岁小孩的把戏,你们真的以为本王会相信?”
周围众将领也跟着哄堂大笑。萧摄站在最后面,却并没有跟着大笑,他只是歪过脑袋,好奇的看着郭术。
郭术不急不躁,笑道:“如果这是骗局,那么的确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可是陛下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我军不是真心投诚,我又为什么要拿着这种低级的骗术来送命呢?”
吴王想了想,点头道:“好,姑且不论你是真心还是假意,既然你们要投诚,总要有个理由吧。”
“陛下分兵绕行,按照行军速度推算,那两万精锐应该已经绕过翼谷抵达我国腹地了。”
吴王看了眼一旁的沙盘,点头道:“嗯,看来你们侦查做的还可以。”
郭术继续说道:“两万兵马远道而来,其实本不足为惧,临淄城中还有守军五千,禁卫三千,周边三城还共有守军一万。如果将这些兵力全部集结,完全可以依托临淄的高大城墙守上半年。但我王得知吴国精锐绕道来袭,惶恐不安,无论如何也要从翼谷关内调动四万大军阻击。单是这样还不够,我王担心会有更多的吴军绕过翼谷,便继续从翼谷关内抽调主力回防都城。如此一来,翼谷空虚,根本不可能守住。因此我才代表将军前来投诚。”
“哈哈,不错,本王等的就是你们分兵!其实我军已经侦查到了你们的动向,这几日翼谷关内兵力频繁调动,人马也越来越少,据本王估计,翼谷关内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万!”
郭术点头,无奈的说道:“陛下的估计很准确。”
“本王原本就计划在这两天攻入翼谷,哼哼,看来你们投诚的时机很正确。说吧,你们的诚意如何?”
“陛下如果接受我们投诚的条件,今晚我就撤下翼谷守军,打开翼谷关城门,并清空关内驻军。”
“呵呵?只怕我们大军刚刚进入翼谷隘口,就会被你们的伏兵杀个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