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希德在地下演唱会听他们演唱的曲目。
而出现在电影《魔鬼接班人》原声带中的《Points Of Authority》等单曲都是最佳例证,《In The End》迷人的的副歌旋律,亦有着不流俗的商业潜质。
不管是不俗的水准,还是全方位的宣传,都让这张专辑在上市之前就拥有了一批粉丝,而在《Hybrid-Theory混合理论》上市的头一周,就狂砍下了90多万张的销量。林肯公园的这个开门红,立刻让火狮唱片的众人信心大增。
也让唱片界对火狮唱片的实力再次另眼相看,虽然比起那些大唱片公司动辄百万首的歌曲版权库来说,火狮唱片怎么看都像是蚂蚁撼树。但当人们把火狮唱片放到火狮集团中去看时,那就很难忽视其所起到的联动和增幅效应了。
但不管怎么说,对火狮唱片而言,接下来的50Cent和董菲法瑞尔·威廉姆斯的专辑,也会更加顺利。
除此之外,火狮电视台的《迷失》第一季已经在夏威夷初步拍摄完毕,正在运回洛杉矶进行后期制作中。而热播中的《24小时》,比希德预计的更受欢迎,不仅收视率牢牢固定在了1500万上下,而且主流媒体纷纷对其革命性的创意,崭新的、电影化的拍摄手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综艺》周刊甚至大胆预言,“《24小时》的成功预示了未来美剧的发展,也将因此大不相同,快节奏、大场面,更加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必将席卷整个美剧市场。而改变,就从《24小时》开始。”
至于火狮电视台拿手的当家真人秀,也随着新千年的开始而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在西蒙·福勒的团队领衔的《美国偶像》的全国海选,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另一档酝酿已久的真人秀也开始筹备,那就是由希德提出创意,火狮电视台本部制作的——《与星共舞》!
作为“历史上”仅次于真人秀之王《美国偶像》的顶级真人秀,《与星共舞》的看点正好与《美国偶像》相反。如果说《美国偶像》是一场让来自北美各地的丑小鸭们,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的冒险之旅的话。
那么《与星共舞》则是把明星放到被评判的立场上,来让观众们过一把评委瘾的真人秀。因为虽然《与星共舞》也是请来来自于电视、电影、体育和政客在内的各种明星人物,但是他们本身都不是专业的舞蹈家。
在节目过程中,这些明星都将与一个专业舞蹈家搭档,8位明星,在8周的比赛中,通过预赛、淘汰赛和决赛,最终决出冠军。而从一开始,《与星共舞》的胜者选择权,就在大众观众手中。观众得电话短信投票,将决定这些明星们的走向。
所以他们也是以一个素人的身份,来面对专业评委的评价和大众的评判,而且为了节目效果,火狮电视台筛选出的评委也集合了毒舌、专业与公平。
这些都将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戏剧化的效果,高雅优美的舞蹈,明星幕后的趣事和感观态度,再加上华丽的服饰、炫目的舞台、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当然,还有各路明星的名人人气。
这混合起来的一切,光看设计案,就能知道这必将是一档火爆优美的真人秀节目。
所以,虽然希德把《美国偶像》交给了西蒙·福勒的团队来制作,但是拿到了《与星共舞》的火狮电视台也没什么怨言,而是热火朝天的投入到了制作之中。
因为一共只有8周时间,却几乎全都是直播,所以《与星共舞》被放在了《美国偶像》之后的6月初播出。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内部资源竞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观众电话投票选冠军,这种全新的方式,全美乃至全世界都还没有人尝试过,所以先让《美国偶像》来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