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和史泰龙,他们想看到更多切合他们生活的电影,即使那只是一部恐怖片。”
“这么说,现在正有一个嗷嗷待哺的青少年群体,等待着符合他们期望的影片。”雪莉·桑德伯格抬起头,用俏皮的话总结道。
“正是如此。”希德打了个响指说道,“在传统的电影业,是把18~34岁的观众分为一个统一的‘年轻群体’。但是通过《惊声尖叫》就能看出,一个更年轻、更叛逆的群体正在崛起,我称其为——千禧青少年。”
“你可以看看下一页。”希德提醒道,“这里我就列出了他们的由来和市场潜力。这批即将在千禧年前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实际上就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两个10年(decade)之间出生的年轻人。根据官方的术语,他们被称为Y世代(GenerationY)或千禧年世代(MillennialGeneration)。”
“其实说白了,千禧一代,就是我自己这代人。”希德笑着说道,“而从人数上来说,千禧一代至少有8000万人之巨,甚至还高于二战之后的婴儿潮一代(7800万人)。而我们这批14~23岁之间的青少年,将成为拥有自己独特品味的新生代观众。”
“8000万人!的确是个相当庞大的分支市场啊。”雪莉·桑德伯格惊叹道。
“而且还是一个源源不断,能持续近两个10年跨度的有生群体。”希德补充道。
“那么具体说来呢?”雪莉·桑德伯格问道。
“你是说给青少年们提供什么电影?”希德笑着反问道。
“当然啦。”雪莉·桑德伯格有些急切的说道。
“哦哦,雪莉,你刚刚不是还对娱乐业不怎么感兴趣吗?”希德打趣的笑起来,但他没等雪莉说什么,直接接着说道,“类型倾向也很简单——青春歌舞片!”
“歌舞片?”雪莉·桑德伯格有些惊奇:“虽然我不怎么看电影,但是好像歌舞片已经很久没有流行过了吧。”
“不错,我记得最近一次偏向青春类型的歌舞片,还是1978年的《火爆浪子》。不过那片子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希德耸耸肩到。
“那你为什么认为歌舞片能成为新的趋势?”雪莉·桑德伯格好奇地问道。
“雪莉,你听歌吗?”希德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问了个新问题。
“当然,席琳·迪翁、玛丽亚·凯莉我都很喜欢啊。”雪莉·桑德伯格点头道。
“那你知道后街男孩吧?”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大街上不是满街都是他们的音乐。”雪莉·桑德伯格说到一半,突然恍然大悟过来,“你是说后街男孩那种歌曲和舞蹈结合的青春偶像组合,现在能流行就是因为符合了千禧一代的需求。”
雪莉·桑德伯格越说,思路越清晰:“那么我们都不用做的太复杂,只需要借用青少年偶像的歌舞风格,再加上一个切合他们感同身受的故事,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不错不错,真是孺子可教也。”希德装出一副江湖前辈的模样,笑着打趣道。
“你真不简单那,希德。”雪莉·桑德伯格妙目明亮的惊叹道,说到这里,她才终于感受到希德分析力之强。
“谢谢夸奖。”希德微微笑笑,“我就把这个称为——青春歌舞片计划!而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就是——幻想大片计划!”
“火狮影业,主要就是要以这两个方向为主。”希德定下基调到,“同时因为幻想类大片的投资额巨大,少则六七千万,多则过亿。所以我们就要先以,成本更低的‘青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