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
槐树生长十几年后才开花结果,含苞欲放的槐花叫做槐蕊,染绿色衣服要用到它,就像染红色要用到红花一样采时把竹筐排布在槐树下收集,将槐树加水煮沸捞起滴干,捏成饼,供染坊用。已开的花慢慢变黄,收集起来后,洒上少量石灰拌匀晒干,储藏备用。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朱由栋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情。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一个机械系的讲师,而是堂堂吉王府的世孙,未来是要世袭吉王这个尊贵爵位的。
于是,大部分的时间,朱由栋都没有再去书院,几乎已经把岳麓书院交给宋应星来打理。
随着书院里的学员人丁兴旺起来,官府也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给书院拨款,还特意在会上提议表决。
然而,府衙那些老顽固最终却否决了拨款给岳麓书院的提议,原因是岳麓书院里的那些学员并没有计划参加科举,他们在书院里所学的内容也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甚至大部分的学员根本就不是纯粹的书生,而不过是做着一些小营生的市井小民。
这样的结果令朱由栋感到愤慨,可是老祖宗规定,藩王不能干涉封地的行政,朱由栋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欣然接受。
朱由栋也想过是不是应该建议由宋应星出任岳麓书院的山长,毕竟以宋应星在不久之后写出《天工开物》的成就,出任书院的山长不仅有足够的资格,还能给书院蓬荜生辉呢!
不过,想到府衙那些老顽固连拨款都不给了,更不可能聘请宋应星出任山长,或许在他们看来,宋应星是在王府公子爷的庇护下,霸占着荒废的岳麓书院肆意胡闹吧!
罢了罢了,既然这些老顽固对他有意见了,朱由栋也就少去掺和书院的事了。至于书院的费用问题,大不了让学员缴纳点学费,都是市井里做着小营生的生意人,不差这点钱,何况还能学到一些新技术,这钱他们出得也心甘情愿。
这样一来,朱由栋很多时候都在王府里养尊处优,偶尔走出王府,在长沙城的街市里逛逛,也落得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