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的粳稻,即使在高山上也可以插秧。
对于瘦瘠的稻田,勤劳的农民则用多种肥料来施肥,人畜的粪便,榨了油的籽饼,草皮树叶,都可以用来做肥料,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南方磨绿豆粉的,用淘出来的浆水来灌田,肥效很高。黄豆便宜的时候,把黄豆撒在田里,一粒黄豆可以肥三寸见方的田,增收谷值比成本多一倍。
插冷水田的要用禽兽的骨灰沾秧根,再用石灰撒秧脚。向阳的暖土则不必这样做。土质坚硬的稻田,要犁耕起垄,把土块堆压在柴草上熏烧。那些土质松肥的轻粘土壤就不宜这样做。
水稻特别需要借水防旱,天不下雨,就要靠人力引水抗旱。河边又装置筒车的,可以筑一个堤坝挡水,使河水绕流筒车下部,冲击轮叶转动而舀水入筒,筒内的水倒入引水槽中,再流入田里。这样昼夜不停,灌溉一百亩田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湖泊或池塘的静水,或者用牛拉转盘来带动水车,或者凑几个人来踏转水车。浅池和小水沟容不下长水车,可以用短的手摇水车。
关于水稻的种植经验谈过了之后,宋应星又邀请了另外一位经常种植豆类的老农夫,向年轻一代们传授种植豆类的经验。
豆子的种类和稻一样多,播种和收获却一年四季接连不断。一种是大豆,有黑豆和黄豆之分,下种期总是在清明前后。黄豆有“五月黄”、“六月爆”、“东黄”三个品种。五月黄的产量低,东黄比它多一倍。黑豆限定八月收获。大豆收获多不多,要看徒弟肥瘦、除草勤惰、雨露足不足而定。制作豆豉、豆酱、豆腐等都要用大豆做原料。江南还有一种“高脚黄”,在六月割完早稻后才种,到九、十月收获。
另一种是绿豆,又圆又小像颗珍珠,一定要在小暑播种。如果在小暑前播种,豆苗就会陡长出好几尺高,结的豆荚非常稀少。如果过了小暑甚至到了处暑时才种,就会随时开花结荚,豆粒很少。其他的豆类还有豌豆、蚕豆和扁豆等等,总之,豆类既可以当做蔬菜又可以代替谷物,供众多的人们食用。
乃粒组的学员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听讲最认真、讨论最积极的,就连宋应星也是虚心地聆听老农夫的讲授,认真地做着笔记。宋应星在乃粒组里学习了一天,收获颇丰,想着第二天应该到乃服组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