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机械师 > 第六章 屡次犯错

第六章 屡次犯错(1 / 2)

真是太可怕了,为什么古人任何事情都要说得这么隐晦,死的说法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用走这个字眼?

朱由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躬身道歉道:

“学生一时愚钝,还请先生见谅。学生还有一问,老先生竟然得到了阳和先生的真传,为何不就任书院的山长呢?”

“老朽无才,因为无依无靠,才暂代打理着书院。”老先生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没有山长开堂讲学,怪不得书院都见不到一个书生。可是堂堂岳麓书院怎么没有山长呢?朱由栋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追问道:

“老先生,竟然您的恩师都已经过世十几年了,那为什么不聘任一位新的山长呢?没有山长讲学,又如何吸引学生来书院读书?”

“就算聘请了山长,恐怕也没什么两样哟!书院讲的是人性哲理之道,学生的心却在科举和名利场,都热衷求学于长沙府学、长沙县学以及善化县学呢!”

老先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出了另一个事实。朱由栋想起了南宋时著名的“朱张会讲”,就是闽学和湘学之间的交流,对本体论和工夫论的深层次讨论。

虽然朱由栋也知道,书院的功能有讲学、藏书和祭祀,但如果书院里没有了讲学,仅仅只是用于藏书,和偶尔几天开展祭祀圣贤的活动,那岂不是形同荒废?

这么说也许有些失礼,但朱由栋还是忍不住问道:

“老先生,那书院不讲学,就这样荒废着,岂不是可惜了?”

“老朽岂会不知惋惜!可是官府没有拨款,我一个老头子还能怎么折腾!”老先生言辞激烈,语气中对书院的情义显然不比朱由栋少。

朱由栋连忙赔礼道:“老先生息怒,是学生斗胆了,还请先生怪罪!”

老先生似乎看出了朱由栋的诚意,胸中的怒火顿时平息了下来,转而建议道:

“公子要是想听讲学,可以去河东城南门外的灵官渡,那里有个惜阴书院,山长是嵝山先生。再说了,你们吉王府不是有旸谷书院嘛!这旸谷书院的前身那也可是城南书院啊!”

城南书院?朱由栋顿生疑窦,这城南书院不是和岳麓书院一样,是当年“朱张会讲”的主战场么?怎么变成了旸谷书院了?

城南书院原是南宋大儒张栻之父张浚的居所,建于南门外妙高峰,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因而声名远扬。当时的城南书院,名为书院,实为私家园林,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城南十景”。

后来,张栻召为吏部员外郎,离开长沙,十景逐渐荒废。到元代,虽改为“高峰寺”,但张浚手书“城南书院”四字匾额仍保留在寺内。明正德二年,妙高峰被吉藩府所据。嘉靖四十二年,王府在高峰寺下建得学堂五间,更名为旸谷书院,专供王府宗亲的子嗣们读书。

“老先生,我今天之所以来这里,就是和您一样,对岳麓书院情有独钟。”朱由栋说着,突然想起了一个主意,说道:

“如果我帮书院申请到了官府的拨款,老先生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个请求?”

“公子贵为吉王府世孙,老朽何德何能让公子有求。”

朱由栋的这个请求若是实现了,那必将一改历史的发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朱由栋轻巧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生,我想在书院开设机械科,不知是否可行?”

朱由栋原本就是湖南大学机械系的讲师,如今回到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开创机械科,真是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机械科?”老先生显然不明白朱由栋说的机械指的是什么,不禁捋了捋胡须,疑惑地说道:

最新小说: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