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挑起动乱,那后果……实在可怕!”
隋文帝杨坚,微一沉吟,他也里明白,当务之急,处理水患要紧,真要是因为水灾,而再次引起动乱,那可是得不偿失了…。
“诸位爱卿所言,很有道理。”隋文帝杨坚又看向高颖,缓缓又道:“高爱卿,你看这吏部是否该派人前去?”
高颖看了看身边的人,于是不动声色的回道:“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圣上,微臣认为当今壮元裴秀英的决策很不错,老臣恳请陛下,再派一名监察使,监察各部的官员,是否真的按照赈灾的程序办事,那就是要由这个监察使来监督的。”
隋文帝杨坚闻言,龙头微点,于是又道:“高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这监察使,我们该派何人?”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又全都往高颖的身上凝聚。
只见高颖在众人的目光下,平静的又道:“回陛下!微臣认为监察使,乃是前往江南三郡之地,去监察公平,至于委派何人,微臣认为上大将军杨玄感,可担此任!”
朝中的众臣都是一愣,就连杨玄感本人,也是睁大眼睛,只怕是自己听错了。
杨素听高颖举荐自己的儿子为监察使,眯起眼睛,微微瞥了高颖一眼,捋须不语。
隋文帝杨坚的眼中,倒是显出一丝惊讶,看了底下有些不知所措的杨玄感一眼,问道:“高爱卿为何有此想法?”
只见高颖正色谏道:“微臣以为,我们此时此刻,不宜动作太大,更不宜闹的四下皆知,从而干扰了真正的赈灾事宜,上大将军的名声响亮,而且为人正义,睿智,微臣以为,杨大人定能秉公监察,实乃最合适之人选。”
这些话当然只是场面话,但是有两句话,却是很清晰地表达着意思。
监察使这个位置,既然不能用杨素、高颖这等太过显眼的人物,又不能用威望背景不足的普通官员,选出杨素的儿子来担任,能卖杨素一个好,倒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