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宁苦笑了一下,叹气说道:“得了吧,那是别人的诗句,我可没那天赋。”
柳如烟灵动的双眼有些俏皮地眨了眨,转头看着他。
“小妇人资质愚钝,虽然不通笔墨,却是看过些许诗书,倒是不知道是何人所作的诗句?烦请道公子告知一二!”
“额,实在一本杂书中看到的,具体是什么书,倒是忘了。”
李易宁硬着头皮说道,看到柳如烟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有些无奈地摊了摊双手。
“儒学院那些个书生可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我可能敢跟他们相提并论,就算我是一名书生,也只不过是个落魄的寻常学子,可不敢妄想他们那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本事。”
这个世界,书生有两种,一种是那种体质与普通人一般的寻常书生,他们没有修炼出儒家的浩然之气,就算一辈子皓首穷经,寿命和体质也跟寻常人没多大区别,顶多由于常年养成的书卷气,少生些病罢了。另外一种就是像儒学院中的那些个天资独道的学子,有着文曲星下凡的美称,修炼到了一定境界,所书笔墨犹如道家篆符,一笔一划饱含天下浩然之气,威力非凡;所吟诗句,仿若佛门的九字真言,一言一字暗蕴历代圣人愿力,所向披靡。李易宁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看得透彻的。
“如今你元力已生,说这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小白传你的伏虎拳和万相心法可不简单,你要是好好修炼,再用心琢磨琢磨浩然之气,说不准,你的元力还真能模仿为浩然之气。当年白家可是靠这两样绝学震惊整个大陆,如今白家没落了,却是没想到他会把这两样家传绝学教给你,其实我的本意只不过是让他帮你调理一下体内的气息而已。”
“白叔一向寡言独处,为了我的事倒是费了不少心思了,他的心意我很明白,虽然他一直不愿承认师徒之名,不知道他们白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这件事他自己不愿说,我怎么好多嘴,你自己问他去!”
柳如烟低声说完,轻轻提起了鱼竿,看了一眼已经空荡荡的鱼钩,也不再装上鱼饵,重新抛到了湖中。
“天色不早了,你不是说钓一尾大草鱼上来温濎么,怎么还没见踪影呢?”
“如今是早春季节,只能钓往年的漏网之鱼,放心吧,只要把握好鱼钩的水层位置,这湖这么大,肯定会有草鱼上钩的。”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脚下的乌篷船在细雨中缓缓飘荡,湖面风平浪静,倒是不用担心撞船翻船这一类的事情发生。
接连换了四五次鱼饵之后,李易宁终于是钓上来了一条估摸有六七斤重的大草鱼,处理了一些鱼鳞和内脏之后,在船舱中切肉剔骨,没半会就切出一盘晶莹透彻的鱼肉片和一堆完好无损的鱼骨头,精湛的刀工看得一边的柳如烟连连赞叹,潜龙阁曾经的大厨,果然有几分不同凡响。
看着李易宁熟练地往煮开的锅中放入切开的鱼头,柳如烟打趣着说道:“读书人倡导‘君子远庖厨’,看来你这书生还真是做不成了。”
“这‘远庖厨’的说法可是个大议题,关乎儒家对于‘仁’的看法,确实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但这只是一部分有所成就的读书人提倡罢了,这一说法也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读书有点类似于修炼,讲究缘、根、财、闲,有所成就的,一般都是出自富贵之家,或者至少家世殷厚,自古寒门难出贵子,一般穷苦人家的孩子想出头?难!”
柳如烟愣了一下,她出身不凡,倒是没有这一层次的考虑,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当下来了兴致,问道:“那你眼中的读书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李易宁揭开锅盖,用勺子轻轻翻了翻锅中的鱼头,转头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