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和毛遂见两个人价值观的不和让他们很难谈到一起去,欧阳修同情这些工人,而毛遂见则认为这些工人是在得寸进尺,自己明明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容忍他们的胡作非为了,却没想到越是骄纵竟然还让他们骑在了自己的头上,若不是知府没有权利调动军队,毛遂见还真的想把周围各路的军队全部调集起来,将这伙叛军给全部歼灭了事。
另一边的欧阳修和毛遂见不欢而散之后,也是一肚子的气,那些奴隶的生活,欧阳修可不想管,他只知道这些工人是宋人,是大宋的子民,怎么可以把他们放在奴隶的视角去看待他们?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思路,所以欧阳修立刻写了封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到了中央,信中的主要内容,便是为工人们说话,希望能够开放更大的谈判内容,让工人们可以获得更多一些的权利。
欧阳修的这封信传到中央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欧阳修竟然会在抵达昆山十几天的时间里态度变化如此之大,而欧阳修的这封信也很快刊载在各大报纸之上,一时之间,对于工人们的遭遇,同情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也有之,不过总的来说,无疑是同情的人在增加,他们这些读书人,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对于工人们的生活处境确实知之甚少,只觉得他们跟农民一样有吃有喝,有房有妻女,虽然过的不算好,可也不至于差,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活的如此生不如死。
这让许多人的态度纷纷得到了转变,这一派人,很多都跟欧阳修一样,是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对于自己同民族的同胞,保持着非常大的热情,认为宋人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统治世界乃是合乎天意的事情,也正是站在这个角度,对于工人们的遭遇,他们无疑是十分同情的。
而还有一派人则是极力反对欧阳修的提议,这些人以韩琦为首,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围剿这伙叛匪,韩琦带头出来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让包括徐清在内的所有人感到惊讶,毕竟韩琦现如今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了,可是在军队中,在朝堂上的威望依旧很高,收复燕云的功劳即便是皇帝在见到韩琦的时候也得客气几分,而韩琦也很聪明,平日里也不上朝,大多时间都逗留在汴京的官邸之中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从不管政事,这次竟然第一个率先出来反对与工人的和谈,不得不让众人感到震惊。
对于韩琦来说,到了他这个地位,确实不应该再进入政局之中搅闹天下,而且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于那些工人的遭遇,韩琦的心中其实也非常的同情,可是在读书人之前,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士族。
他出生在一个山东最富有的家庭之中,家中田亩多达万顷,仆役更是成千上万,而在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因为韩琦的关系,韩家没有像其他的家族那样选择抱残守缺,继续抓住农业这点底子不放,而是选择跟随徐清的脚步进入到工业的世界中去,凭借着韩家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十二年的时间里,韩家的资产依然能达到了宋朝最富有家族的前十位,在各大沿海城市拥有无数的工厂、海港、仓库,这些地方都充斥着无数的工人,而其中就有不少已经参与造反了的。
这样的暴乱,直接导致韩家今年的利润变低,而韩琦作为现金韩家的掌舵人,尽管他不想管,可面对上百名韩家嫡系子弟的央求,他能怎么办?他是韩家培养出来的,当了官就得在为百姓服务之前,先为自己的家族服务,这是一个他无法去做选择的决定,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便是此中含义,所以尽管韩琦的心中对于那些工人的遭遇十分同情,可他却必须站在自己家族的立场上,去反对这样一件事情。
而在整个宋朝的朝堂之上,像韩琦这样的人拥有大量资本的家族非常的多,这也很正常,每一个国家在他刚刚崛起的时候,往往都是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