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已然是战火渐起,而身在后方的秦州百姓们,则依旧处在忙碌的工作之中,随着青稞的大批量成熟,养殖场的产量开始大幅度提升,根据一个星期前的最新报告,现在整个养殖场中,已经有鸡一万只,鸭六千只,鹅七千只,牛两千头,羊两千只,猪三千头,马两百匹。
这个数字,还是在村民们领走了不少牲畜回去养的情况下统计出来的数字,根据这个数字推算,现在整个秦州的牲畜总数量相比起战乱刚结束的时候,整整超出了两倍左右的数量。
这个数字相比起战乱还未开始时的秦州,则多了一倍左右的数量,不得不说是成绩斐然,虽然这个数字与秦州的人口相比十分微不足道,可短短半年的时间便把养殖场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极限了,所以徐清很是开心的召见了养殖场的所有员工,而且还给他们不菲的金钱奖励,以表彰他们在这里所付出的努力劳动。
为了奖励这些勤劳的农民和工人,徐清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钱,不过还好现在商业贸易已经恢复往来,许多秦州的商人们纷纷又开始干起了老本行,而那些大户人家也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所以徐清特意从养殖场中拿出一部分牛羊卖给了这些有钱的人,把换来的钱分发给了这些农民和工人们。
拿到钱的人自然是千恩万谢,徐清看在眼里也很是欣慰,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养殖场成绩斐然之外,李德一所领导的治水工程队的工作也进展神速,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两个人工湖泊竣工,并且一个湖泊已经开始正式储水,剩下的湖泊也将会在夏季这个降雨量最大的季节到来之前正式投入使用,以防止五河泛滥给秦州人民造成大规模的伤害。
除了防洪和储水之外,根据第一个湖泊的使用报告来说,这么一个相当于西湖四分之一大小的湖泊,大概可以养殖鱼虾每年超过三千公斤左右的产量,这还是试投产的数量,若是有农民来这里精耕细作,仔细研究养殖技术的话,这个数字应该还有成长的空间,这些鱼虾所卖出的钱,一方面是给农民们以收入,至于农民们交的税,则全部划入治水工程的维护费中,以渔养水,这是徐清提出的思路。
另一方面鱼虾之中富含蛋白质和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这对于缺少肉食的秦州百姓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食物了,再加上它的价格相比起肉类来说十分的便宜,所以一时之间整个秦州上下所有城镇之中,几乎都能闻到鱼汤和烤鱼的味道,味道之浓烈,导致每每到晚上的时候,整个秦州的猫都会像狼一样叫出声音来,可见是馋的不行了。
当然,开凿湖泊只是李德一的任务之一,除了这项工作之外,拓宽水路,搭建水网,架构水渠,这些工作统统都是李德一治水工程中的一环,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整个治水计划已经完成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以渭水为中心,加上西边的散度河以及南边的籍河之间的水路网已经基本修建完成了,三湖之间以人工湖泊相互连接,至于彼此之间的水渠,则采取新疆的坎儿井技术来建设。
所谓坎儿井,并不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它的存在根据史书记载,起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水王从陆上搬到地底,以此来避免高温和烈阳对水源的蒸发,通常会建设在缺少水源的地方或者是温度颇高,土地干旱的地方,例如新疆,甘肃。
本来徐清是不打算用这项技术的,可左思右想之后,只能无奈的决定使用这项技术来搭建水路网,之所以说是无奈,是因为如果用坎儿井的办法来搭建水网,那么它的工程量相比起路上水网来说无疑要长很长的时间,花费的钱财和人力,自然也是成正比上涨的。
可无奈就无奈在这儿了,根据徐清结合李德一的观察所作出的判断,如果把河渠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