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斩钉截铁道。
“你可知,在淞沪如此国战之际,单就这扰乱大军军心的这四个字,光凭你晋东大捷所获的一等宝鼎勋章,可是保不住你,哪怕加上你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叔叔也不行。”张上将猛然回头,目光锐利之极的盯向刘浪。“委员长可是说过,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呵呵,所以,职下在长官您面前说,可没在委员长面前说。”刘浪却是丝毫不惧,脸上一片轻松的回望着张上将,“淞沪虽然必败,但我国,必战!”
“哦?此话又怎讲?”张上将的神色缓和下来,问道。
打响淞沪的第一枪可是在这位曾任第9集团军司令官的指挥下开始的,一句必败自然触动了他的神经,但一句必战却又符合了他的心境。上将毕竟也是普通人不是?这也就是刘浪先前送过礼,否则,光是刘浪先前的四个字,就足以让这位国府上将将刘浪赶出门去了,根本等不到后两个字。
“因为,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已经将我国家民族推到了悬崖边上,无论我们如何忍让,也不可能再有任何侥幸,再退,可能这世上就再无我中华民族四字了。淞沪,就是我中华民族对日寇的侵略做出的最好回答,你要战,我便战,如此而已。”刘浪慨然答道。
事实上,对于淞沪会战,在未来无数人探讨过这个问题,有吹捧有贬低,但所有人都从未抹杀过这样一个事实: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是的,“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每当刘浪看到这句话,热泪盈眶。数十万大军在淞沪鏖战中而亡,换来的是全中国这个决心,这是多么悲切的一个时代,也是多么壮丽的一个时代。
或许,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才第一次共同发出了这个怒吼声吧!
“说得好!你要战,我便战,委员长举全国精锐之军与日寇会战于淞沪,就是这个意思。”张上将眼中爆出精光,脸上的疲惫之色也仿佛少了很多,声音虽然竭力压低,但依旧近乎于低吼道:“可你为何说必败!我军已在淞沪同日寇血战两月有余,现依旧呈焦灼之态。”
说话间,有儒将之称的张上将白净的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情绪极为激昂,实在是淞沪之战关系太大。
这,可不仅仅是历史曾经证明过,而是从哪方面看,淞沪都是必败之局啊!刘浪也只能在心中微微叹息。
“长官,请看地图。。。。。。”刘浪大踏步的走上前,分析淞沪自8月13日至此时10月18日晚的战况。
这尚是刘浪除刘湘之外首次详细讲述对淞沪会战的观点,实际上,就算刘湘也无可奈何,刘浪唯希望能从张上将这里打开突破口。
淞沪之战,从战略上讲,是正确的,凝聚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光头校长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红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各路军阀皆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了那个可怕的绞肉机最终而一去不复返;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但从战术上讲,用刘浪来自未来的眼光来看,说一无是处吧!那是对这个时代英勇军人们的亵渎,可是,真的是毫无亮点可寻。
从13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无论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