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303章 古山之战(5)

第303章 古山之战(5)(2 / 3)

士兵们绝望的眼神中,两名士兵的眼睛永远的闭上了。

还有一名士兵刚刚扬起手臂,就被92式重机枪扫过来的子弹将胳膊打断,正在冒着青烟的手雷迫使他身边的士兵只能在最短时间内卧倒,“轰”的一声巨响,爆炸的手雷将被打断胳膊大声惨嚎的中国士兵几乎炸成了两段。

就算两挺MG42机枪不吝惜子弹的拼命开火,也无法对八挺重机枪进行有效的压制,日本人也学聪明了,每挺重机枪都有几个辅助兵不惜体力的扛着沙包,随时建好机枪阵地。

有了己方火力支援的小鬼子重新鼓起勇气,纷纷爬上高达两米的战壕土墙,他们的刺刀,在春日的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寒光。

然后,他们和他们决策果敢的中队长藤田一郎大尉一样看到了一生中都难得一见的景象。

好几个黑乎乎像被窝卷一样的大家伙从中国人阵地后方高高抛起,向他们砸来。

这是啥玩意儿?如果日本人懂河南话的话,一定会衷心的在脑海里生出这个疑问。

“纳尼?”不过,他们只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的母语。

“卧倒。”逐渐看清飞过来的大家伙的藤田一郎肝胆欲裂。

藤田一郎真的快疯了,该死中国人,他们是怎么将炸药包像丢手雷一样扔出几十米远的?

藤田一郎显然忘了,投石机这种攻城利器,最早就是发明在华夏古国,论起杀人论起打仗,华夏先祖能把喜欢插着小旗子在身后的倭寇先祖们摔出远到火星的距离。

没错,这几天没仗打的敢死连除了加固工事就是加固工事,闲暇之余周石屿看着坑道里储存的几十个炸药包犯愁,那玩意儿是攻城略地专用,用来防守,貌似用处真的不是很大。

如果能将它像炮弹一样打出去还差不多。想到这儿,喜欢看历史书的周石屿灵机一动想起了中国古代的投石机。古山上没有竹子但有树,除了松树还有柔韧性还不错的扎木。

做了多次试验,虽然投不太远,但几十上百米还是可以的,正好可以投到一号阵地的范围内。

至于说准头,一个重达8公斤的黑火药炸药包爆炸的威力足以将半径十米以内的障碍物摧毁,半径20米以内的人体不是被因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炸死就是被震晕,这样的大家伙,还需要准头?

最难控制的是炸药包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和引线的长度,如果还没飞到目的地就在自家人头上爆炸,那乐子才叫大了。不过这都难不倒聪明的中国人,经过连续爆炸了几个炸药包计算出引线燃烧速度,再粗略计算出炸药包从飞出到落地的时间,敢死连设计出了合理的引线长度。

不过,就算略有偏差,落到地上还没炸,周石屿也相信没人敢去扑倒炸药包上替别人挡包吧,那玩意儿,可不是几十克炸呀装的手雷。在天上就开炸的炸药包说不定比落地上才炸的威力还猛些,只要是在敌人的脑袋上炸。

被同时抛出来的五个炸药包同时爆炸的威力比周石屿想象的还吓人,巨大的气浪甚至将三十几米开外的一排士兵都震的在战壕里站不稳,更别提裸露在地面上端着枪刚冲出七八米的小鬼子了。

五个8KG装的炸药包同时爆炸的威力堪比五颗重型榴弹炮在日军士兵中爆炸,几十人被气浪高高抛起再重重落下,在炸药的巨大能量面前,大日本帝国皇军同样也不是金刚不坏身,死的并不比被他们炸死的中国人慢两分。

就地卧倒的也没好到哪儿去,避免了被气浪卷起,但巨大的爆炸不是震坏了他们的内脏,就是将他们活活震晕。

能毫发无损躲过第一轮炸药包攻击的日军绝不会超过50人,冲出战壕的近一个中队的日军近乎全灭。

最新小说: 李世民穿越扶苏 大宋文豪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汉之我是刘病已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三国:从捡属性开始杀到黄天当立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神话版隋唐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