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我们和她的家人都感谢您啦!还有,我们三个人住大屋睡通铺。您看着安排吧!”
“伙食呢?一桌吃,还是每人一份?”
大汉抢着说:“一桌吃,大家热闹!酒喝不了都归我,饭钱我全出。”说得大家都笑了。
蒲松龄说:“二哥路上出力最多,住店吃饭花消算我的!”
大汉两眼一瞪:“我老牛说一不二,先把我的钱花光了,再花你的。”
既然没有商量的余地,蒲松龄便不再和他争执,只暗地嘱咐店家不收他的钱。
店掌柜生火做饭。蒲松龄先上楼去看小卿和文慧的住处,阁楼上四面有窗口,凭窗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高山上不时升起缕缕烟柱,隆隆炮声传来,震得窗纸哗哗作响!心下推测:既然山下城池被义军占着,那么山上开炮的一定是清兵火炮阵地了。
正看得出神,忽听大汉在楼下招呼吃饭。于是三人下了楼。饭菜倒还丰盛,四素、四荤八个大盘,还有一坛老酒。大汉已经抱着酒坛喝起来。大哥劝阻不住,兄弟俩吵得脸红脖子粗!见三人进了房间,尴尬地笑道:“诸位别笑话我,老牛肚里有酒虫子,闻到酒香,满肚子里搅蹬得难受!喝上几口它就安穏啦!”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大哥啐道:“这是放屁拉桌子——没啥遮羞!啥也别说,就是馋酒。”又拱手向众人道歉说:“我这兄弟不懂礼貌。诸位多多包涵!”
蒲松龄笑道:“二哥只管喝,我们几个人酒量都稀松,这坛酒都是你的!”大哥还是警告他:“这不是在家里,得少喝点,免得酒后闹事。”说完,夺过坛子斟酒。
蒲松龄忙伸手去接酒坛:“大哥,我年轻,斟酒是我的事!”
大哥哪肯放手,他知道,酒坛子若在别人手里,老二去抢,人家就得给他;在他手里,老二再馋也不敢来夺。斟完酒,率先举杯道:“古诗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天,我们能在此相聚,是今生的缘分!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要珍惜这一难得机遇,开怀畅饮,来!大家同干此杯!”
蒲松龄乘大哥不注意,伸手抱过酒坛,给大家斟满酒,说话了:“我们已经是朋友啦!可直到现在,小弟还不知道二位哥哥尊姓大名呢?”
大哥说:“我们姓牛,午字出头牛,我名牛纪,弟名牛纲,济南府历城县人。不知秀才兄弟是贵乡人士?”
蒲松龄说:“学生是淄川蒲家庄人,姓蒲名松龄,小字留仙。这两位兄弟……”还没说出小卿和文慧的名字,就被牛纪打断了:“您就是写聊斋故事的蒲松龄?”
“正是学生,大哥何以知道拙作?”
“先生济南有位好友叫朱湘吧?”
“是的,你认识他?”
“他是我书场上的常客,去年朱老太太八十大寿,我去他家说评书祝贺,在他书房里休息时,发现案上有几篇聊斋故事,落款是淄川蒲松龄留仙着。觉得新奇,向他借读了两篇,文章立意新颕,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远远胜过历代志怪小说!……联想到先生不畏权势,敢于斗贪官、闹贡院的壮举,知道先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胆识过人!牛某仰慕先生己久,今天拜识尊颜。幸会!幸会!”
“兄长过奖了。”蒲松龄脸上掠过一丝苦笑:“小弟因看不惯世俗,写点东西抒发胸中的郁愤而己,笔墨粗陋不堪,有污世人眼目。大哥多多批评指正!”
朱纪道“我因为说书,险些丢了性命!可一天不说,就觉得无所事事,我去义军占领区,一方面是为了躲灾避祸,另一方面通过演说民族英来鼓舞义军将士的斗志,既然有幸遇到先生,就将您的聊斋故事作为每场开篇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