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去收拾行李,跟我回家。”
蒲松龄说:“老先生这么关爱我们,晚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两人各回住处收拾行李,跟随唐老一起来到他的园林别墅。蒲松龄住‘借鸽楼’下暖阁里;陈淑卿则应唐小姐之邀,跟她同居楼上。
从此,蒲松龄在唐府专心着书,陈淑卿则在唐小姐一再要求下,教她读书、练剑,调丝竹,唐夫人见一向寂寥的绣楼上,书声琅琅、丝竹悠扬,不时杂以欢歌笑语,乐的合不拢嘴。
正是欢乐时光易逝,弹指冬去春来。县衙那边的情况,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出现可喜的转机。
这日,园中春梅盛开,唐梦赉阖家置酒赏梅,当然也少不了蒲、陈两位贵宾。饮酒间,唐梦赉命女儿试调琴弦助兴,唐小姐天性聪慧,又经名师调教,挽广袖、舒玉指,一拨琴弦,声音便如高山流水顺势而下,始如涓涓细流,继而急湍飞瀑,终归百川汇海。于是,韵味胜过了酒香,众人放箸停杯。凝神倾听,随着那优美旋律,心动神摇……
众人正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忽见张振山满面春风进耒,笑道:“你们乐的好开心啊!”
众人忙起身让座。唐梦赉问:“张领班,前来报喜乎?报忧乎?”
张振山笑道:“报忧怎么对得起这优美的乐章,当然是来报告特大的喜讯啦!”
蒲松龄急不可待地问:“马守仁倒台了?”
“正是,王大人一上任,就把马守仁抓起来投入大牢,为了彻底清算他的罪行,决定明天升堂审理这一大案。派我来请蒲秀才立刻回去整理材料,以原告身份上堂揭发马守仁的罪恶。”
“苍天有眼!”蒲松龄拍手欢呼,“狗官末日终于到了!”于是,急忙收拾行李,向唐梦赉辞行。
唐梦赉愤然道:“为民除害,人人有责,我也跟你们一块去!”于是命家人备上轿车,四个人离开南坡村,直奔县城。
县衙前小广场上,万头攒动,人声鼎沸。愤怒的人们聚集在县衙前,强烈要求严惩贪官马守仁。特别是以李希梅、张笃庆等人为首的诸生情绪最为激昂!正站在衙门前台阶上演讲,远远看见蒲松龄来了,急忙下来迎接:“留仙,你来的正好!我给狗官写了付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上,你看合适不合适?”
蒲松龄看那对联写的是:
民财刮尽,民血吸干,恨贪官胃口未足,
家产抄没,身首异处,问污吏还有何求?
横批是:大快人心!
人们看了,无不拍手称快,一向冷清萧条的衙门前,一时欢声雷动,一片沸腾!
张振山提醒蒲松龄:“快进去吧,王大人等着你呢!”
“知道啦!”蒲松龄一溜小跑来到大堂,见王士祯正一脸正气坐在审判台上,见蒲松龄等人前来,略欠身子算是打了招呼,然后,一拍惊堂木喝道:“马守仁,有人举报你倒卖赈灾粮,可有此事?”
马守仁迟疑片刻,故作镇静地说:“回大人,二百石赈灾粮已经如数发放给灾民,本官一粒未动,有各地乡约、里正签字画押的领粮清单为证。倒卖赈灾粮之说,纯属诬告。”
王士祯喝道:“你发放粮食是别人花银子买下来的,你卖了钱又赚了好人,真是可恶至极!”
马守仁狡辩道:“大人,诬告我的人说赈灾粮是他花银子买的,有何证据?”
“铁证如山,休想抵懒!”蒲松龄拿出购粮合同当众展示,随即呈给王士桢“这是当事人霍水与大有粮栈少掌柜签的购销合同,请大人明鉴!”
蒲松龄拿出证据,马守仁满腹狐疑:李良才亲口说他从粮商手中抢过购销合同书撕碎扔在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