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显这才传令:“快请和词人上船!”
中军从仓棚出来喊道:“抚台大人钧旨:请和词人上船!”
蒲松龄大喜,从游艇上了护卫船,从护卫船跃上画舫。早有两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打起湘帘,:“蒲公子请!”
仓棚中烟雾弥漫,酒气熏人。赵贵显和两位主考官喝得醉眼迷离,红脸涨发。楼抱着唱曲儿的歌妓调情。见蒲松龄进来,慌忙推开怀中尤物,整衣端坐,等来者参拜。
蒲松龄本来打算进舱以礼相见,观此场面,昂然不跪,略一拱手道:“学生蒲松龄参见抚台大人和二位宗师大人!”
赵贵显看了看蒲松龄,问道:“你就是戊戌年青州府院试连取三个第一的蒲松龄?”
蒲松龄淡淡一笑:“谢大人夸讲。学生不过一时侥幸而已。”
赵贵显道:“施学政在我面夸讲过你。说‘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文名籍藉诸生间’。今听你即席和词,才思果然超群!不过,考中秀才乃仕途第一步耳。此番乡试,还须顾、钱、二位宗师提携。”
蒲松龄向两位主考官略一点头:“多谢二位宗师关照。”
钱汝明道:“为国取士,唯才是凭,考中与否,全凭个人文章。这起马的常识,蒲秀才是知道的。”说完与顾司空交换了下眼色。两人神秘兮兮地一笑。
赵贵显又问:“今年淄川一带地方收成如何?”
蒲松龄心想:递交万民折的机会到了!于是说:“大旱经年,寸草无青!大人没见済南城里大街小巷塞满了灾民.其中多半是淄川、博山一带灾区来的.学生来省城之前,数十位乡约里正找我,要我起草万民折,请求抚台大人早上报朝廷.请求赈灾.说罢取出折子郑重呈上。
赵贵显脸色刷地一变,把折子往地上一扔.大声呵斥道:“你是来考取功名的,还是来为民请命的?”
蒲松龄毫不畏惧,淡然一笑:“算是二者兼有吧!”
“放肆!”赵贵显怒不可遏,还欲发作,忽然发现师爷在旁边向他使眼色,话到嘴边又噎回去。
师爷忙替他解释:“蒲秀才,大人的意思是:你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取功名,而不是来为请命的民众代表。因此必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考试上。至于放赈救灾的事,抚台大人自有安排,不用你来操心。”
“不对!”蒲松龄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大旱经年,麦、秋绝产,民无所食.早就该放赈救灾,然而各级官员却匿灾不报。眼下秋去冬来,灾民饥寒交迫,怎么熬过谩长的寒冬?孟子曰:民以食为天……”
“好啦!好啦!”赵贵显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蒲秀才爱民之心本官知道啦,快回去复习功课,准备明天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