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许诺择校费不是问题,也没能让黄主任松口,父子俩脸色都有点难看。
看在两瓶五粮液的份上,黄主任好心提醒道:“今年名额确实有限,而且早就招满了,这也不是择校费的事,尤其你们还不是城区户口,我肯定是没办法,要不你们再托托关系,找我们校长试试!”
两瓶酒还是有价值的,人家已经把话挑明,不是钱的事,是关系不够硬,话已至此,多说无益。
陈家父子也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爸,咱们先回去吧,我再想想办法,明天再跑一趟。”搭出去两瓶酒不说,事情还没办成,陈乔山何曾这么低三下四的求过人,想想还真是憋屈,他琢磨着,这笔账一定得记着,回头再跟小五算。
陈卫国也有点不高兴,黄主任一开始明明松口了的,可一听小五的成绩就咬死了不答应,他这当老子的也是脸上无光。
陈卫国也是要脸面的,他有个省状元的儿子,还有两个成绩拔尖的闺女,偏偏小五是个异类,按说兄妹几个都是一母同胞,小五平时也挺聪明伶俐的,怎么一到考试就掉链子?
毕竟是小闺女,陈卫国还是偏疼几分。
眼见着三个大的不用发愁,如今这个情况,小五就成了重点关照对象,将来不说考个一本,二本总还是要上的。
陈卫国问道:“我们家在城里也没熟人,你准备找谁?”
“王忠亮。”
为了小五,陈乔山这次只能求人了。
“他不是农业局的吗,找他有用?”陈卫国有些担心,农业跟教育可不搭嘎,别到时候人情搭出去了,事没办成。
陈卫国认识王忠亮,当初买打井机还是王忠亮联系的,还以抗旱的名义补贴了一部分,平头百姓拿国家的钱,这份人情可不小。
陈乔山也有些无奈,有钱又能怎么样,遇到事,照样得弯腰,“试试看吧,邓州就这么大,总能托上关系的,再怎么说也比我们自己找上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