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陇国公面色不变,叶集老将军微笑道:“当初涪陵阁出事,原本的打算是阁子里好歹也要死个人才算对得起庸国公,可没想到哇,那个叫秦钟的小子命硬,横行西北的两个大匪竟然都被他给杀了.......”
“事情到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你为什么要把他扶起来?”
叶集老将军脸上的笑容不褪:“惜才这种话,就不用在我面前说了,听了恶心。”
陇国公坐在石凳上,双腿岔开,仪态威严,面无表情说道:“你不觉得,这个少年很不同么,我说的是他的所作所为。”
“他做了些什么?”
叶集老将军笑道:“带太子殿下烦人家闺女的院墙,还是当初在涪陵阁里的时候,带着二位殿下还有淇淇,哦对了,还有王屹的那个侄儿,一起吓那个吏部侍郎?”
“我不是刻意忽略他这些天来的表现,而是觉得.....这个人变数太大。”
叶集老将军看着陇国公,敛去了笑容:“当年谢安歌连中三元,殿试之中一鸣惊人,先皇亲自点名,先是两年文渊阁,三年知县,随即便是苏州知府,江南总督,宰相大人,那时候的他,不也是少年英雄,英姿勃发?”
陇国公微微眯起了眼睛。
谢安歌,这个应该早已被大明帝国遗忘的名字,在年轻一代的印象中,便是覆国奸臣,彻彻底底的权奸,好似当年大明朝的所有困苦和危机,都是由他带来的般。
“他就是太顺了,以至于忘乎所以,再有.......”叶集老将军嘬了口茶水,眯眼说道:“再有便是,他的脑子有问题,总想着改革,改革,可那时候的大明朝,怎么经得起变动?”
“于是啊,他就以为是自己的权柄不够,开始不断揽权,甚至把手伸到了军队里,最后呢?”
“最后他就死了。”
“事实证明,即便他死了,我大明帝国,依然可以昌盛,依然天下无敌。”
陇国公皱起眉头,问道:“您想说什么?”
叶集老将军微微一笑,说道:“我与你父亲曾经一起扛枪杀敌,便有责任护着你,给你一个忠告,那个少年,一般人握不住。”
“若今后太子登基,身边有这么个人在,恐怕就又是个谢安歌,说不定,比谢安歌更难缠,更难对付。”
叶集老将军深深的望了陇国公一眼,幽幽说道:“因为按照这样下去,他会拥有兵权,会得到无数人的誓死效忠,北镇抚司,就是个例子。”
“倒是若是想后悔,恐怕就晚了。”
陇国公望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几片枯叶,有些失神说道:“我只是觉得,这个人跟当年的我,陛下,还有很多人,都很像。”
“我们的优点,他都有。”
“我们的缺点,直到现在,我还没从他身上看见过。”
幽静的庭院内只有树林哗哗的响声,陇国公那只习惯了握刀,满是老茧的手摸了摸下颚的胡渣,沉默许久,之后,他看向叶集老将军淡淡说道:“你也知道,我走的那三年,茶茶与晨妃的关系一直不错。”
叶集老将军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微微舒展开来:“所以,你觉得有愧。”
陇国公摇了摇头,沉默道:“我们都清楚,陛下当年,是一定要宰相府覆灭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咱们的那位陛下。”
叶集老将军摇了摇头,苦笑道:“太虚伪了,当年的他是个多么有理想与抱负的年轻人,可一坐上那张椅子,就完全变了。”
陇国公没有接话茬,这时,一名家将从外院飘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