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金陵秀才 > 第十六章 各方势力的反应

第十六章 各方势力的反应(1 / 3)

陇国公御城自知触怒了龙颜,失魂落魄的从御书房中走出,也不上轿,一个人直愣愣的往前走着。偌大的皇宫想要靠着双腿出去,也不知道要走多久。

剩余的大学士们纷纷告辞离开,庸国公依然是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看不出什么端倪。

而在场的人都知道,现如今那位圣眷无人可及的陇国公,这下只怕是要倒霉了,今后这勋贵府邸,也不知谁家昌盛,谁家衰败。

道行浅的只认为是陇国公把持北方那十几万铁骑,让陛下心中忌惮,道行深如户部尚书,全程都闭口不言,在陇国公离开前,还与他热情打了招呼。

“这陇国公平时仗着自己与陛下的关系,处处横行霸道,今日被陛下训斥倒也能够理解。”礼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并肩走着,礼部尚书却依然十分不解,“但说破了天,这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陛下为何要动用锦衣卫?”

锦衣卫,天子亲军,专司谍报,缉拿,非重案要案皇帝陛下一向不会轻易动用,现在却为了涪陵阁的七百万两银子,竟然直接下旨北镇抚司,还派金陵府衙门去封了涪陵阁。

这事,怎么看都不像当今圣上平日里的行事风格。

礼部尚书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说道:“七百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但却是陇国公与庸国公凑份子做生意的收益,又不是横征暴敛,贪腐而来,陛下怎么还动用了锦衣卫去彻查?”

户部尚书李庭儒现如今也到了古稀之年,乃三朝老臣,这先帝还在世时便是户部尚书,在这位置上,已经足足坐了三十个年头,看了眼身旁这位今年刚刚就任礼部尚书的学生,朗声说道:“陛下心思如海,你怎么可能猜得透?”

礼部尚书章西凡是李庭儒的学生,年不过四十便成了一部之主,极得陛下恩宠,在朝中便是连大学士的面子都不太给,但在李庭儒面前,他自认不过就是个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

“请老师赐教。”

李庭儒双手双手负于身后,大腹便便,脸上的肥肉挤在一起,看上去富态十足:“俗话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过来也可以无中生有,只要有了,那么想要闹多大.....不过就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情罢了。”

“陇国公也好,庸国公也好......只要是陛下的臣子,那谁对谁错,就只有陛下说了才算。”

听着李庭儒的话,章西凡只觉得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苦笑一番后说道:“老师,这....恕学生愚笨,学生实在听不懂老师的意思。”

李庭儒看了眼自己的尚书学生,教训道:“你在西北道为官时做了不少实事,也是你运气好.....得陛下看中,把你扶上了尚书的位置,可你也该知道,这在宫里和在地方,是完全两回事。”

“在京为官,不只是为百姓为陛下,你还得学会京城里的官场之道。”

章西凡虚心点头,却听李庭儒终于把话题拉了回来,老大人摸着长长的胡须,望着厚重的宫墙,微笑道:“你觉得这锦衣卫是谁的人?”

章西凡下意识的朝乾清宫的方向拜了拜,说道:“天子亲军,自然只听从陛下的吩咐。”

“陛下说的是彻查府邸,但老夫和你打个赌,那徐太历,根本就不会去陇国公的府上。”李庭儒见章西凡欲言又止,拍了拍这位年轻尚书的肩膀,走在前头哈哈笑道,“小兔崽子,今后在京,多跟老夫学着点儿。”

章西凡出身西北道,金榜题名之后在翰林院打熬了几年,便下放西北道,埋头苦干,把管辖之地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若论这宫里的是是非非,他就算拍马也赶不上李庭儒。

摇了摇头,尚书大人急忙追上李庭儒,

最新小说: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战地牧师日记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远山破阵曲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