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外界的消息,一个个都是惊疑万分。
“什么?楚国赵国已经复国,上谷郡有人立国?”一些大臣听到这些,痛心疾首道,“李相当初所虑果真成真了啊!”
这是个御史大夫,当初李斯前往死谏之时,陈胜称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咸阳,只是知道有人起义,当时李斯就推测六国必然会复国,不料还真说对了。
李斯此时已经垂垂老矣,满头白发,如那半步已经入了黄土的老人,再也不复当年英姿:“大秦是李斯与先贤、同僚和始皇帝陛下共同创造,如今却是毁在李斯一人手中啊!”
李斯如今是老泪纵横,悔不当初,若以前在沙丘之时放弃一己私欲,不与虎谋皮,何来今日之事?
“还请李相莫要自责,大秦如今被那赵高所乱,还需要李相这等元老镇之啊!”一些大臣见状皆是叹了口气,一度地安慰。
隔着牢房听着老丞相如此哭泣,任谁也不好受。
“尚有相印之时,李斯都斗不过赵高,如今深陷牢狱,自身难保,又能如何?”李斯停止了哭泣,听到众人此言,叹息道。
“李相只要尚在,我等自然另有办法。”一些大臣轻声道。
李斯闻言,面色一滞,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最后沉默不语。
公元前二零九年,秦二世元年冬,近八十名大臣执行秋后问斩,秦二世害怕犯众怒,没有听取赵高执行“连坐”的提议,反而是安慰了一番这些大臣的家属。
咸阳军营,是由李斯之子李信统领,共计五万人,因为李斯拥戴胡亥,又经过公子苏、蒙恬大将军一事,李信便不再住在家中,与李斯形同陌路。
他站在大营的寨楼之上,望着咸阳城的方向,英武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
在他身后,站着两个女子,其中一个作少妇装扮,已年有二十多,另一个却是正值二八芳华、还未出嫁的小姑娘。
少妇柳眉紧锁,拉着李信的衣角:“已入冬,午时三刻已过…”
李信叹了口气,面无表情道:“这当初他为何就没有想到呢,年老之人,难道都会被利益蒙蔽不成?”
那女孩却是道:“大厦将倾,我等又何去何从?”
李信摇了摇头:“还有子婴,不知是真疯还是假疯,不过…只要不暴露那个人就行了,莫姬,你可以带人去山东看看。”
“正有此意,若有将军此言,阿大那边莫姬就不用怕被阻拦了。”被称作莫姬的女孩听到李信的话过后柳眉一弯,眼睛眯成一对小月牙。
少妇见莫姬这般模样,提醒道:“你莫要觉得轻松,你家那个庶子可是早就去了齐地、江东。”
莫姬笑道:“阿姊放心,庶子始终就是个庶子而已。”
李信和少妇闻言皆是头疼不已,却又对这个小丫头无可奈何。
“过几日可去把公主接到府上。”李信对着少妇吩咐了一句,然后转头看向莫姬,“那把剑,可以带出去,若能适逢其主更好。”
莫姬有些疑惑,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把剑?莫姬领命!”
当夜,李信府上被人敲门而入,李信望着来人却是面色复杂,在其身后站着一英武之人,来人与之见面后皆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第二日,数十骑从函谷关而出,赵高知晓此事后大怒。
与此同时,陈胜大军攻下泗水郡、砀郡全境,人马扩充到十万人,一时间声势浩大,欲有直扑咸阳的势头。
江东项梁、项羽叔侄,在起兵后八千江东子弟来投,至今已经攻下整个会稽郡,人称项家军,同时项梁也接受了楚王胜对他的赐封,为楚国上